因為如果辭退,那么到時候養老金還要給,而且還要給一筆很豐厚的賠償金。
可是如果是主動辭職,那就不一樣了。
所以企業往往想著該怎么逼這員工辭職。
而在日本企業文化里,想要逼一名老員工離職,辦法就非常簡單。
那就是把他的后輩提拔成為這名老員工的上級。
而當那些原本被老員工們欺壓的年輕人,一旦成了上級,自然就會報復出氣。
而聰明的老員工,一般看到這樣的情況,就會主動選擇辭職了。
正因為尼康和佳能的這一系列舉動,也就讓福源慎太郎有了上下其手的機會。
這家伙雇傭的挖角團隊,很輕易就從尼康和佳能挖到了一只二百多人的團隊、。
并且在第一時間,就把這個團隊派駐到了濱城。
而這些人有正是星火科技目前最急需的人才。
年紀大多在四十左右,有著二十年左右的光刻機研發經驗。
雖然不算這個行業里的頂級人才,但相比于國內的同行而言,他們的技術水平和意識,那可領先的不是一代兩代那么簡單了。
畢竟尼康和佳能造光刻機,可是有幾十年的歷史了。
最近二十年雖然是萎了,但他們的技術儲備可依然在呢。
而肖鋒為什么非常重視這些人,主要還是因為制造一臺光刻機的復雜性。
現在網上經常有這么一種論調,只要我們認真了,那么我們在光刻機領域取得突破,也就不遠了。
這世界上就沒什么能難得住咱們的事。
難道造一臺光刻機,比造原子彈還難嗎?
可以說現在網上盲目樂觀的人,相當的多。
在他們看來,國家集中最頂級的人才,然后每年砸下數以萬計的資金,要不了幾年,咱們就能在光刻機領域取得突破。
可事實真的是那樣嗎?
現在最頂級的5nm極紫外線光刻機,阿斯麥一年最多也就產11臺,單臺造價就超過1.2億美元。
這樣一臺光刻機,有超過十萬個零部件,重量超過180噸。
運輸的時候,光零部件就能裝40個標準集裝箱。
而運輸到位之后,光是安裝調試,需要的工程師就超過四十人,而且還要安裝調試一年,才能達到最佳狀態。
由此可見制造一臺光刻機,并且讓它能夠達到標注的高精度,得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
而科學界的人士,早就已經說過了。
現在制造一臺光刻機,可遠遠要比制造原子彈難得多。
而現在我們國內,最缺的就是制造光刻機方面,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工程師。
雖然這兩年,我們也加大了從特極點挖角的力度,可從那邊挖來那些工程師,還是遠遠不能滿足國內企業的胃口。
而相比于國內其他同行,花大價錢從那邊挖角員工而言,星火科技做的這筆買賣,則可以說是相當的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