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國內的九零后,和零零后還沒有成為主力消費群體。
國內七零后和八零后的消費者,對咖啡的消費接受度還不是特別高,這也導致市場容量有限。
加上還有國外大牌的激烈競爭,以及奶茶這些競品的擠壓市場,最終這家連鎖店就逐漸走向了沉淪。
而在他們之后,就是那個忽悠王的進場。
不得不說某幸咖啡的幕后操刀團隊是真的厲害,他們來做咖啡,可是和其他生意人完全不一樣的。
他們就和現在那些互聯網造車的家伙一樣,他們是帶著互聯網思維進入到連鎖咖啡領域的。
一上來就拼命的燒錢,給消費者發布帖。
原來到正經咖啡廳,喝一杯咖啡,隨隨便便都要三十塊起步。
可是在他們家,各種打折卷,優惠券用過之后,七八塊,十幾塊的咖啡隨便都能喝到。
正是他們這種瘋狂燒錢的行為,也讓他們在國內咖啡連鎖店領域迅速站穩了腳跟。
并且開始了瘋狂擴張……
以前連鎖咖啡界里的那些同行,都被這個生猛的后浪給打的奄奄一息,毫無還手之力。
甚至就連在國內咖啡業界里,一直端著身價,高高在上的星巴克,都被某幸咖啡這個兇猛的后浪的一番王八拳給打的慌了手腳。
要知道以前星巴克,可是一只端著高高在上的架子,蔑視國內的消費者的。
每當到了節假日,別家飲品都打折的時候,人家星巴克就很高傲的宣布,對不起,我們是高端品牌,來我們這里消費,那消費的就是氣質和環境,我們不打折。
如果你嫌貴,那大門就在那邊,你可以出門右轉,圓潤的離開。
人家就是這么明目張膽的瞧不起你,可國內就是有那么一幫賤皮子,就是喜歡這種高傲的勁兒。
想當年,朝廷臺還曾經因為星巴克一倍咖啡買三十三塊而發聲,很是為國內的消費者鳴了一次不平。
要知道這星巴克,在米國就是街邊兩三塊一杯的街邊小吃。
在歐洲更是賣不動的快餐性質的連鎖咖啡廳。
在其他國家都買的價格非常平民,可為什么到了我國,搖身一變就成了高端品牌了呢?
要知道這星巴克的大杯星冰樂,全球價格橫向對比下來,就屬在咱們國家買的最貴。
這就很是讓人看不懂了,所以電視臺就做了這么一起節目,質問為什么星巴克在國內買的這么貴。
可結果怎么著?
還沒等星巴克有反應呢,國內那些跪族舔狗,就率先跳出來了。
我們就愿意喝三十三塊的咖啡,怎么著?
我們不覺得貴,怎么著?
您要是覺得貴,出門右轉,那邊有五塊錢的奶茶啊!
還沒等星巴克自己出來解釋呢,國內一幫跪族舔狗,就幫著他們給解圍了。
這讓很多人都覺得很生氣無奈,但卻也對那些人無可奈何。
而從哪之后,星巴克在國內更是鼻孔朝天,根本就沒把國內消費者當人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