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正是我們的工人的技術,和國外越拉越大的主要原因。
就說這個五軸聯動機床,其實我們以前也買來拆解過。
想要山寨人家,可是后來發現拆開很容易,但最后你想在組裝上卻非常困難。
不管你怎么裝,都會又那么幾毫米的誤差。
要知道在這樣高精密的機床上,精度都已經達到了零點幾納米的級別。
可你裝出來的居然只有幾毫米的精度,那這里面的誤差可就大了去了。
一臺機床又成千上萬個零部件,而在裝其中兩個零部件的時候,你就比人家多了零點幾納米的誤差。
等到成千上萬個零部件組裝起來,那你的誤差疊加起來,就可能達到幾毫米,甚至是幾厘米。
而這就是產業工人的差距。
為什么,人家就能裝出那么高精密的機床來,為什么你就裝不出來。
這就長期經驗積累的差距!
所以現在當黃海濱,和李文松他們看到網上那種,只要我們有錢,我們愿意花錢投入搞研究,就沒有什么能夠難倒我們的論調。
每次看到這些,他們都恨不得沖上去抽那些傻B幾個大耳光。
如果事情要真的像他們想的那么簡單,那我們早就成為世界第一了。
以前他們在搞研發的時候,需要使用很多高精密度的實驗設備。
說實話那些設備,都是要向國外采購的。
比如那些高速離心機,又或者是高精度電子顯微鏡等等。
這些設備,國內要么是材料不行,要么是精度不行,反正就是生產不出來。
而從國外采購,那少則是幾十萬,多的就要幾百甚至上千萬。
而且那些國外生產企業,還經常會故意卡你的脖子。
收了你的錢,然后告訴你設備很緊張,你要等工期。
一臺設備,經常兩三年菜交道咱們手上。
可等咱們拿到手的時候,那真的是黃花菜都涼了。
其實對于他們這些搞尖端科研的,很多實驗設備,甚至國外的廠商手里也是沒有的。
都是需要他們為了自己的實驗目的,而自研的。
以前在國外的時候,他們可以根據實驗目的,自行設計實驗設備,然后交給專門的企業讓他們去生產就行了。
而有一些,甚至需要他們自己采購機床回來,按照自己的設想,自己來生產的。
在國外的時候,很多課題組其實都是這么做的。
因為自己設計生產,不光可以節省費用,最關鍵是會節省時間。
而在國內,你根本想都別想,材料方面倒還好解決,畢竟很多材料都可以買得到。
那些國家也不像是設備那樣管控的那么嚴格。
可關鍵是設備,尤其是涉及到高精尖的生產設備,就比如高精度機床,這就很難能搞得到了。
而現在,他們在星火科技的工廠里,看到這樣一臺劃時代的機床的時候,也就難怪幾乎所有的人都激動了。
這臺設備的出現,可以說解決了他們所有人的后顧之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