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鋼板只有0.7毫米厚,甚至比紙還薄,所以這種技術,也就被稱為殷瓦鋼薄膜液貨維護系統。
也正是靠著這套系統,法國GTT公司,在LNG船制造運輸領域,才后來居上,擊敗了此前挪威人主導的莫斯球罐型LNG船技術。
后來到了九十年代,法國人干脆就把這種造船技術授權給了南朝國,靠著吃專利費過上了好日子。
而南朝國,則是在引進了法國人的技術之后,不斷的改進,并且以此為基礎,進行了更深的延伸,這才讓他們在這個領域后來居上。
擊敗了原來業界的霸主日本人,成為了世界LNG船制造領域當之無愧的霸主。
南朝國的造船業最風光的時候,就是在18年的時候,當年全球一共有大大小小,五十多艘LNG船的訂單,一共價值90億美元。
而這些訂單卻被南朝國的造船廠,全部吃下,而咱們的H船廠,則是顆粒無收……
要知道這時候,距離咱們從法國引進技術,已經過了十三年了……
而且咱們船也造了十幾年了,可說起技術你居然是一點長進都沒有,真的是……
更搞笑的是,當年他們還聯合當地的某鋼鐵公司發了個公告,說咱們已經攻克了殷瓦鋼技術。
意思很明確,雖然我們沒有搶到國際訂單,但我們終于攻克了殷瓦鋼的生產技術啊!
要知道這殷瓦鋼可是造LNG船的必備特殊鋼,價格是普通船用鋼的20倍呢。
我們攻克這項技術,那也是給國家省了外匯,你不能因為我們在國際上沒搶到訂單,就說我們一無是處吧!
反正攻克技術我不行,鉆空子我們肯定是第一流……
可是實際情況卻是,這套技術,也是花錢從法國引進的淘汰技術。
要知道人家法國人推出的殷瓦鋼,甚至可以做到只有0.7毫米厚,而咱們這個卻只能做到1毫米,嗯,還要多點,至于具體多多少,那就不好說了……
還有就是,法國提供的殷瓦鋼,最低可以在零下230度以下,還能保持原有的特性。
而咱們生產的這種殷瓦鋼,最低最低只能達到零下196度,溫度再低,殷瓦鋼的特性就不保了。
如果用這種自產的殷瓦鋼來做LNG的貨倉,那后果可想而知。
要知道一艘十四萬方的LNG船,光是一層薄膜貨倉,要使用的殷瓦鋼就要有450噸。
而光是這些殷瓦鋼,咱們光是進口,就要花掉五千萬,
這還只是說用0.7毫米厚的殷瓦鋼,如果要是用自產的1毫米厚的殷瓦鋼,那你在算算這重量要多少?
到時候船的自重重了,一次能裝的液化氣就少了,而且運輸的成本也就上來了。
反正……哎,這里面又太多不能說,說多了就是四零四的下場……
而且這造LNG船可絕不僅僅是一個殷瓦鋼的問題,這里面還有很多工藝工序等等方面的問題。
別的不多說,就說現在人家南朝國造的LNG船都已經使用雙燃料系統了。
啥叫雙燃料系統,就是柴油和LNG混著用。
開船的運輸企業,完全可以根據當天國際油價和氣價,來判斷哪個便宜就用哪個。
所以光是這套動力系統,就能給貨主節省不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