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直白一點,現在的重工業有兩點很重要,一個是精加工,另外一個就是數控!
而這個精加工,可不是說你加工工件的精度。
而是說你的工業母機所能夠提供的加工精度。
大家可以去我們國內任何一家中大型工廠去看看,可以去任何類型的。
比如食品加工廠,飲料灌裝企業,又或者是食品包裝企業,在或者是果汁生產企業。
咱先不說汽車制造什么的,就說這些基礎民生的企業。
大家可以去看看,這些工廠用的生產線,有多少是國產的,而且即便是國產的,在看看國產化率是多少。
如果是國產和進口混裝的,大家還可以去看看混裝的進口零部件是不是核心零部件。
只要去過真正的生產一線,只要了解這些生產線,你就會知道我們和國外的工業差距到底有多大。
秦笑天可是和國內工業部門經常打交道的,所以對這方面是非常了解的。
他知道,我們國內的工業,但凡要是提到要核心技術的,那基本就沒有幾家有自己的技術的。
基本都是要進口的,哪怕是最普通的民用企業的生產線。
你就比如果汁廠的選果機,飲料灌裝企業的的PLC控制板等等,這些關鍵部件,我們基本都不能自產。
這還只是普通民用工業領域,要是到汽車生產線上,那恐怕出了簡單的水壓機之外,基本就沒多少國產的了。
為啥不能國產,就是因為精加工能力不行。
更可怕的是,現在國內的很多媒體,根本就不提重工業。
甚至在唱衰重工業密集的北方省份,這在秦笑天看來,非常要不得。
確實咱們自己的重工業還非常落后,可如果真的就全部放棄了,那才叫自廢武功。
正中了歐美那幫家伙的下懷!
畢竟雖然咱們的重工業雖然落后,但只要還有,咱們就有備選的替代產品。
雖然可能會出現可靠性不高,精度不夠等等問題,但只要有替代品,咱們就有底氣不怕歐美的封鎖。
而此前國家因為毛衣戰被卡脖子的事件,也已經沒開始著重對實體,尤其是工業領域的投資。
不過想要在重工業領域有所突破,這注定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還非常痛苦。
但這條路沒有捷徑,你必須要走!
畢竟人家歐美的工業企業,在這條路上可是走了兩百多年了,咱們用幾十年的時間,追到和他們還差三十年的差距,這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但這最后的三十年差距,卻也是最難追的,也需要花費很長時間。
而且咱們落后的是整個工業體系,但只要在一個地方找準突破口,撕開口子,那接下來的路就容易走的多了。
因為只要你打開一個缺口,那對方一見封鎖不住,就可能會漸漸一點點的放開技術的管控。
咱們只要不傻,一邊不斷的吸收他們的技術,一方面加大自己的科研探索,那剩下的三十年差距,也許只花二十年,或者十五年就能彌補。
前些年,咱們是一只在苦苦尋覓,這個突破口。
而星火科技的出現,可以說就猶如一記鐵拳,直接就把歐美設置的封鎖鐵幕給砸了一個大洞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