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誰都知道,想要保證氦氣供給的安全,那你只要在自己的版圖內,找到儲量豐沛的礦井不就完了。
但關鍵是咱們國內真的儲量太少了啊!
你就說氦氣這種氣體,其實就是天然氣田的伴生礦。
而這LNG其實也和石油一樣,在咱們國內都屬于稀缺的礦產資源。
可能很多人就不理解了,你看咱們國家,也是960萬平凡公里的面積。
說起國土面積,世界第三,也就比俄羅斯和加拿大小那么一點,可為啥一到了貴重資源這一塊,咱們就什么都缺呢?
不但沒有足夠的原油,還沒有足夠的天然氣,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你在看看,世界上那幾個資源豐富的國家,咱且不說米國這樣天賦異稟的家伙了。
就說加拿大,和袋鼠國,人家雖然也有一些資源比較缺乏,但說到石油,天然氣這樣的能源性資源,人家卻啥都不缺,這到底是為啥呢?
其實這主要還和地殼板塊的穩定性有關。
大家如果有條件,不妨可以打開地圖,尤其是帶地理板塊特性的地圖。
可以看看地球上幾大主要的地震帶分部,就能明白為啥咱們這么缺乏這種重要的戰略資源了。
像原油和天然氣這種資源,基本都是埋藏在地面下的液體和氣體。
所以從物理學角度而言,他們只能儲存在地址板塊相對穩定的地區。
也就是說地震帶少的地方。
如果地震頻發,那么埋藏在地表下的油田,要么就會隨著地址板塊的斷裂,直接下限埋藏到更深的地方。
要么就是和泥土混合在一起,成了泥沙。
在不就是直接澆到了巖漿里,在隨同火山一起噴發出來。
至于埋藏在地下的氣體,比如天然氣,那就更是如此了。
如果以前是在地質板塊非常不穩定的地帶,一場小規模地震,就會把儲存氣體的天然‘氣罐’給震破了。
那么氣體不是直接竄出地面,揮發到空氣里,就是直接伴隨地下水冒出來了。
這就是為啥溫泉水,都會伴隨著一股難聞的氣味的主要原因。
而說起地址板塊穩定,那你就又不得不佩服北美大陸真的是天賦異稟了。
他們周邊,除了靠近太平洋這一帶,又那么一條狹長的地震帶之外,而且還大多處于海上。
在他們本土的土地上,幾乎沒有什么大型的地震帶。
而這也就是,為什么他們的國土下面會埋藏著那么多各種各樣豐富的資源的主要原因。
也是為什么,他們不缺油氣資源的主要原因。
而反觀我國,這特娘的就悲催了。
東部臨海地區,就緊鄰著太平洋地震帶。
而西部地區,那么多山,只要學過地理常識的都知道,那么多山區就是地殼震動過多造成的。
尤其是西部地區,我們的西川盆地,那里就更是位于一個知名的喜馬拉雅山地震帶上。
西南幾省更是時不時,就會傳出某某地發生地震的消息。
正因為這樣的地形地勢,所以從地理角度來說,咱們境內就很難能發現大型的油氣田。
所以盡管我們知道氦氣的重要性,也在本國境內,進行過多次的國土勘察。
可惜找來找去,也就在東北地區,環渤海一帶,還有蘇北地區,找到了那么一些天然氣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