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段,每種溫度的時候,保證大棚內的二氧化碳濃度不同,以保證農作物能夠得到充足的養分吸收。
這樣農作物就能夠在最佳狀態下完成光合作用,合成盡可能多的糖分和干物質。
這樣人家的溫室作物不光長得個頭大,賣相好,最關鍵是口感還非常好。
這就是補充二氧化碳的妙用!
而這也是最近幾年,我們的‘專家’們才知道的!
原來大棚菜還可以這樣種!
原來這才叫真正的高科技種植!
而且這種種植思路,也給今后我們開展大規模的工業化農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其實米國的那些大型農業公司,現在就已經提出了這么一個思路。
那就是他們想要修建大型的農業種植輪船,最少都是幾十萬噸的,大的都要上百萬噸。
然后直接開到公海上去進行無土栽培。
尤其是把船開到赤道附近,哪里日照充足,而且因為在海上,還可以專門建幾艘淡水補給中心。
啥意思,就是專門建幾條船,然后根據天氣預報,專門跟著云走。
海上的雨下到哪里,他們就跟到哪里,不停的收集雨水,然后在送回到種植船上。
至于剩下的就簡單了,生產資料都有了,其他無非就是無土栽培的營養液問題了。
這對那些大公司而言也是輕而易舉就能調配出來的。
而肖鋒也見過這樣的計劃,甚至在了解了這幫洋鬼子的創意之后,他是不得不佩服這幫家伙真是腦洞大開。
這樣的辦法都想得出來。
不過之所以沒有實行,主要還是因為目前不太需要。
制定這個計劃的是米國人,而很多人知道米國是世界最強科技國度,可卻不知道他們同樣是世界最強大的農業國家。
米國農業的發達程度,如果你仔細去了解,絕對可以讓你瞠目結舌。
米國一國的農作物年產量,就可以養活四分之一世界的人口了。
人家到現在種地,都采用的非常奢侈的輪作發,就是種一年,荒一年的方法來保持土地養力。
即便如此,人家還能出產那么多的糧食作物,所以根本就沒必要去搞海上農場。
他們的那個計劃,是說如果全世界人口增加到一百億,地球上的土地已經沒辦法承載這么多人吃飯的問題里,才會選擇那樣的方法解決吃飯的問題。
不過現在看來,即便真有一百億人口,也絕對能養活。
畢竟毛熊那邊還有大把的土地荒著呢。
要說土地浪費方面,米國人說第二,那毛熊絕對敢說自己是世界第一。
毛熊種地,那絕對是撒一把種子,然后就不管了,等到秋天來收就行了。
反正人家土地實在太多了,根本也管不過來。
什么精耕細作,根本就不存在的。
如果糧食不夠,那就吃肉好了,反正在那邊肉管夠……
養殖的不夠,那就進山打獵。
西伯利亞叢林里的動物多如牛毛。
而且毛熊地界的河流湖泊里面,那魚多的簡直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