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甚至可能要反復摸索好幾年,才能把一臺設備安裝,調試到最佳狀態的。
因為這種儀器,對精密度的要求,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高的。
如果賣出去,那賣的可絕不僅僅是設備,賣的還有服務。
就比如當年,我國TOP2里面的燕京大學,就曾經有一個實驗室,里面使用的一臺德國產的透視設備出了問題。
當時他們就找了德國廠商聯系,反饋了設備的問題。
結果對方冷冰冰的來了一句,讓他們準備好30萬歐元。
當時大學就惱了,啥玩意?
修一下就要三十萬歐元?你咋不去搶呢?
哦,零配件要23萬,你們派來的工程師,人工要7萬?
我去你妹啊!
就派來一個高中生的技師,就敢要我7萬歐元?
我丟,我就不信了。
于是該校組織了精銳力量,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攻關。
最后攻關一個月,以失敗告終。
只能乖乖花了30萬請了德國高中生技師,過來搞定了問題。
而現在理工大學想要生產制造的精密儀器也是如此,比如幾乎大部分實驗室都必備的透射電子顯微鏡。
這玩意就分三種,大型透射電鏡,低壓透射電鏡,冷凍電鏡等等。
你以為隨便一臺,就可以拿過去就能用的?
這可都是需要專門人員,過去進行安裝調試的。
因為如果你自己安裝的話,如果一個搞不好,不但達不到顯微的精度,甚至還可能把設備搞壞。
那些什么高速離心機之類的設備,也同樣如此。
尤其是對精度要求非常高的實驗設備,都是需要專門的技術人員送貨上門,然后安裝調試的。
怎樣的工作,可要兼顧,銷售,安裝調試,后期維護保養的。
你讓那些考上來的大學生干這個,估計大部分他們都吃不了這樣的苦。
甚至還會認為,這樣的工作,有失體面。
但如果你讓那些技校考上來的學生來干這樣的工作,那他們就能給你干的得心應手。
甚至干的多了,還能從經驗積累里面,鼓搗出總結創新。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而肖鋒對于欒校長的這種理論,自然也是非常贊同的。
總體來說,這次的會議開得很成功,雙方對于這次的合作,是達成了共識。
肖鋒自然是同意,星火科技這邊提供幾個克隆人專家過來,到理工大學的新機械自動化工程專業來任教。
而且課程自然也是分成了兩方面,一邊是關于柔性加工的硬件開發。
另外一方面,則是柔性加工機器人的控制軟件的編程。
這些可都是咱們自創的專業,和傳統的機械自動化,可以說是親戚,但卻又有著真大的差別。
同樣可以說在機加工領域,咱們也同樣是自成一脈。
從理工大學回來之后,肖鋒就回到了雙塔樓總部。
不過回到濱海廣場這邊的時候,他感覺這一代的車流量明顯是比以前大了很多。
這才剛剛五月份,但濱城已經進入了旅游旺季。
隨著最近兩年陽光醫院的名聲大噪,來濱城旅游的游客可以說是越來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