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雖然不上市,但人家卻發了公司債。
你要知道這倆公司,隨便一家都有上千億的資金在銀行里趴著呢。
可以說,他們是最不差錢的公司,可他們為啥發了公司債。
這就是人家最聰明的地方,知道樹大招風的道理。
所以人家雖然不上市,但卻想辦法給其他同行分潤好處呢。
你就比如公司債這玩意,這特么不就相當于變相給大家伙派股息嗎?
所以他們的公司債才一推出,就立刻在資本市場遭遇了哄搶。
好家伙,要知道他們的公司債條件可是非常苛刻的,周期長,利息低。
可是就這么個玩意,一經推出卻立刻受到了市場的熱捧。
被國內的資本紛紛哄搶,甚至在債務市場上,更是被炒的有市無價。
為啥會這樣?
因為玩金融的都懂,如果把他們的公司債搶到手,那在和其他資產打包,做成資產包,包裝一下拿到資本市場上,那就又是一道搶手貨啊!
因為在資本市場上,只要你沾了這兩家公司的名字,那就是硬通貨。
只要你的資產包里,有這兩家公司的債券,哪怕其他的都是有毒資產,也一樣不愁賣。
為啥?
有些人想不明白,可能會以為難道那些買這些理財產品的人都是傻子嗎?
不賺錢,甚至還有賠錢的風險,為啥要買?
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國內的資本市場上,有著無數的外資代言人。
你就看現在歐美各國的放水力度,現在歐盟,和日本都特娘的是負利率了。
也就是說他們的錢,放到銀行里,一年下來,不但賺不到利息,甚至還特娘的要倒貼錢給銀行。
你說你讓那些歐美日本的有錢人怎么辦?
尤其是那些被鷹醬金融市場坑慘了的歐洲和日本的有錢人。
他們想要的就是如何能夠保證自己資產的安全,甚至都不要求跑贏通脹什么的。
只要能夠保證幾年之后,他們的一百萬,還是一百萬,那就阿彌陀佛了。
因為他們已經算是閱遍千帆,把金融市場看穿了。
人家已經佛了,不要求賺錢,只要不賠錢就OK,甚至哪怕能比正常通貨膨脹率來算折損,只要每年損耗,比膨脹率低一點,他們都能接受。
對于這樣的人來說,這樣的資產包,那就是好東西啊!
哪怕這個資產包里其他的有毒資產,到時候不能還上錢,但只要又名廚集團和第九實驗室的公司債,作為優先級存在。
就能最大程度的減少大家的損失,這就足夠了。
最起碼能保證大家投資一百萬進去,五年之后能拿回九十萬呢!
這要是存在他們國家的銀行里,五年之后光是交給銀行的存放費,就得七八萬了。
再加上通貨膨脹的損失,他們五年后能拿回八十萬都阿彌陀佛了。
可是如果買了這樣的資產,那最起碼拿回90萬是保底,如果這家資本運作的不錯,保不齊倒是能拿回100萬。
如果在五年之內,這家公司參與運營的幾個項目要是做的好,能從垃圾堆坑里爬上來。
那五年之后,也許能拿回一百多萬呢……
所以你別把那些外資當傻子,人家算盤可精著呢。
可有人又要問了,既然這樣那他們為啥不把錢存到國內的銀行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