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本新書: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級,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說起毛熊自不必說了,全球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而且和米國一樣,是全球為數不多,國內可耕種土地面積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國度……
這尼瑪,你敢想?
將近兩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有一千多萬,是可以從事農業生產的!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俄羅斯氣候寒冷,不適合搞農業。
可實際上,這就大錯特錯到了。
他們的歐洲部分,因為受到大西洋暖流氣候的影響,其實氣候并不算惡劣。
甚至莫斯科的溫度,在冬天都比哈爾濱暖和。
至于西伯利亞大平原上,那就更不用說了,雖然冷是冷了點。
可地勢平整,而且河流眾多。
如果他們要是想大規模搞農業,那完全可以敞開了搞。
一年一熟的作物,如果全都種上,基本都可以供養全世界了。
這樣說,真就不是夸張。
大家可以去看看米國,事實上米國每年耕種的土地,連他們可耕用的土地百分之六十都不到。
可就是這部分土地的產出,就已經足夠供應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口糧了。
再想想,我們用這全球百分之七的可耕用土地,養活著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你說心里啥感受,氣人不?
尤其為了保證經濟發展,還要劃分出一部分作為工業用地,還要畫下十八億畝耕地的紅線。
你說難不難?
能吃飽飯就已經不錯了,還要保證大家都能吃到肉,那不就更難了?
這也是為啥,大家都知道牛羊肉好,吃起來更健康。
可市面上充斥最多,價格相對便宜,卻還是豬肉和雞肉的主要原因。
因為這倆物種,好養活啊!
再說毛熊那邊,說實話他們的農業發展,那真的可以用一言難盡來形容。
甚至夸張一點說,簡直可以說是暴殄天物,白瞎了那么好的地方了。
因為他們的農業早二十年前都并不發達!
原先還是前蘇聯時期,因為二毛是他們的加盟國,而烏克蘭手里的黑土大平原,可是全世界僅存的三塊黑土地之一。
那里土壤之肥沃,可是不用說了。
當時的烏克蘭可有著歐洲糧倉的美譽,前蘇聯時期的大量農產品,都是烏克蘭生產的。
所以在毛熊本土,他們并不怎么重視農業。
所有的精力,都用來去搞工業化了,尤其是搞重工業和米國叫板去了。
而后來前蘇聯解體之后,最初的一段時間,烏克蘭和毛熊關系也是相當不錯的。
所以那個時候,毛熊依舊不重視農業,再加上當時他們國內秩序也比較混亂。
所以基本也就是高加索一帶的老百姓還能種點地,至于其他地方的農民。
反正只要開墾一點土地,隨便種那么一點,夠自己吃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