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還不能大量量產商用?
很簡單,還是有些性能不達標唄!
那為啥不達標,因為有些零部件生產不出來啊!
生產不出來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機床,咱們被人家卡脖子呢。
哪怕咱們愿意花高價,和他們去購買,可人家不賣給你。
你要想從日本引進一些便宜,生產日用品的機床,那還OK。
日本人還可以賣給你,但那只限于普通機床,而且還特么跟防賊似得。
上面定位陀螺儀都給你裝的妥妥的,但凡你想移動一下,人家就給你鎖死。
你說上面能開心?
以前咱們在精加工領域,確實落后的太多。
最近十年來,雖然也大步流星,追上了不少,可說實話,距離國際一流水平,最起碼還有三十年,甚至某些關鍵領域,還有五十年的差距。
而這次,咱們有了這柔性加工機床,那自然是要把這差的部分給追上來。
你就說那用復合材料生產飛機重要零部件的鋪絲機。
那玩意是啥,說白了就是一個熱噴頭的噴嘴,一邊把那些復合材料融化,然后一邊鋪絲。
其實過程就相當于是噴絲,這個過程看似簡單,但實際難度非常高。
你要保證噴嘴噴出來的絲線粗細一致,而且在來回鋪設的過程中還不能斷裂,速度還快……
這里面的技術含量可就高了去了。
就說這噴嘴,就是一直困擾咱們的一大難題。
這種噴嘴,同樣是特娘的需要用德國人格勞博,或者是格林的珩磨機來加工吶。
而沒別的原因,就是加工精度高,而且拋光這一塊,也需要用到法國和米國的頂級機床。
可這些機床,咱們都搞不定啊!
就算花高價去買,人家都不賣給咱們。
那能咋辦?
所以一些項目,一卡就卡了好長時間不能落地唄。
而現在咱們有了這臺第二代的柔性加工機床,在加工小零件的精度方面,已經追平到了世界頂尖。
那下一步,自然就是要往更高一個層次的去進展的。
你就比如說西班牙的姆托雷斯的大型立式銑床,還有鉆床,當年能夠在諸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擊敗米國本土的辛辛那提,還有一眾德國知名機床廠。
拿到波音的訂單,難道就只是因為他們的銑床便宜嗎?
那肯定不是,那是因為他們的大型立式銑床,還有鉆床,在加工復雜的曲面結構工件的時候,確實有著天然獨到的技術優勢。
這些優勢,甚至是德國機床都比不上的。
而這樣的大型機床,自然也是咱們想要的。
因為咱們想造大飛機,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還有咱們的直升機,為啥一直被卡著沒有突破?
就是因為有很多關鍵的大型復雜曲面工件,咱們加工不了啊!
這種工件,就不是日本賣給咱們那些中小型通用商用機床,能夠制造的。
必須要大型的專業機床才能加工出來。
當然咱們也嘗試著想要加工制造這些幾床來著,可是多年研究下來,最后的結果就是失敗……
那段時間,可以說一直是咱們國內裝備制造業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