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他們的機床,就算民營企業不愿意買,可國企央企因為是兄弟單位,還是要給面子買幾臺的。
雖然不好用,但也能勉強湊合用,畢竟價格也不貴。
可到后來,你這雖然價格不貴,但用都不能用,三天兩頭壞,還根本就修不好。
很多毛病,甚至就是設計的問題,可以說是根子上就出了問題。
你說這樣的機床,誰還敢賣,敢用?
結果不出意外,原本還能過小康日子的XX機床,在幾位南方來的擅長金融的領導的領導下,用了五年時間就過上了吃糠咽菜的日子。
發的好幾款債券,全都逾期還不上。
然后好好的兩個廠子,就都特娘的給硬是干拉胯,干黃了。
最后人家領導拍拍屁股走人了,廠子卻在有心人的操作下給破產了。
最后又被甬城,和錫城的兩家私營企業給抄了底,把最精華的一批技術人員,和老底都給抄走了。
而這背后的故事嘛,不能再多說了,你細細品!
當然這都是延伸的話題。
只能說,正是當年因為這兩家機床,被人這樣禍害。
名聲是江河日下,一日千里,然后原本購買機床的企業,原來都是很痛快就可以結賬的。
可卻為了能夠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硬生生搞出后來那種付款周期要延伸到三年的合同。
以至于,到現在國內的機床采購圈子里,一直也在保留這種不成文的規定。
至于說你買了國產機床,后期什么質保啊,什么退換啊,那都是不可能的。
你要說質保,人家倒也不含糊,甚至可以派個工程師在你廠子里駐場。
可問題是,就算他派人過來駐場,可這機床就是修不好,你在駐場又有個卵用?
另外如果你覺得機床用不好,想退換,呵呵,抱歉,國內還沒有任何一家機床廠提供這樣發服務。
至于說外國的機床企業,那就不一樣了。
雖然結款周期也會略長,但人家可不會和你客氣。
首先機床比國內機床貴,但結賬只分三步。
預付款,發車之后再付一筆,安裝調試完畢試運營三個月,或者一年之后,必須結清尾款。
后期的維護保養,每一次都要收費。
所以汪總早前負責采購的時候,不管是遇到國內的機床廠商,還是國外的機床廠商,都是受了一肚子氣。
國內的廠商,態度倒是好,可機床不禁用,態度再好又有個卵用?
而國外的廠商,則是太牛氣!
人家說啥就是啥,價格說是多少,就是多少,你根本就沒有和人家討價還價的余地。
而且你還別以為,買了人家的機床就特么完事了。
你這切削液還得買人家的,機床用的潤滑油一樣要買人家的。
你要是一樣沒買,呵呵,對不起,今后機床出現故障,那就不是我們的責任。
人家就不給你質保!
你說氣不氣?
至于說退換?呵呵,那更是沒有,不可能的事!
哪怕確實是他們機器的問題,可只要設備到了你的廠房里,只要是壞了,那幫洋鬼子都會一股腦的推倒你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