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他們還不放心,還會專門給這些機床撞上定位陀螺儀,然后裝的電機也是慢速電機,切削轉速根本就達不到生產軍品的標準。
反正各種限制多了去了,所以日本的機床也只能在民用領域暢銷。
真正要生產重型裝備,咱們一般還是從歐洲進口機床的。
主要是以瑞士的米克朗為主,當然價格那也是相當的美麗,基本都是日本機床的兩倍甚至更多。
雖然也同樣收到不少限制,但最起碼不用受那么多的氣。
可是這次日本人,把那些限制全都打開了。
雖然合同還是那么簽的,但也不裝什么定位陀螺儀了,電機也給你換成高速電機了,甚至連刀具的價格都降下來了。
至于什么維修保養,人家更是直接丟給你一本維護手冊,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日本人這樣放飛自我的態度,讓南朝國人是大吃一驚。
怎么會這樣?
要知道以前,他們可是最怕在這精加工方面取得突破的啊!
而在日本做出這樣的表率之后,果然很快他們就收到了某家汽車制造企業的一筆大訂單。
涉及的機床數量就有五十多臺,訂單價格自然是上了億。
這筆訂單看的南朝國人一陣的眼熱啊!
不過接下來,就是讓他們頭疼的部分了。
誰都沒想到,另外一伙給發那科下訂單的居然是五一重工,還有徐工這樣的重型機械設備制造企業。
要知道走最近幾年重工機械發展,還是非常不錯的。
可實際上這幾家重工企業的產品,里面的核心零部件,基本都是要靠進口的。
比如車上用的大功率柴油機,還有用的液壓設備,各種泵,閥,給機械臂提供動力的裝置,其實核心零部件都是要靠進口的。
這里面就涉及兩個問題,一個是超高強度鋼,咱們不過關,還有另外一方面就是加工精度咱們不行。
所以盡管最近幾年國內各種工程項目此起彼伏,可工地上我們見到最多的挖機,鉤機之類的工程機械,卻還是以日本小松,和南朝國的斗山為主。
咱們的重工設備,一般只能打打下手。
比如混凝土攪拌車這類沒啥技術含量的,還能湊合用用,可以一旦要說動真格的設備,那么那幾家重工出產的設備,是誰買誰知道。
每天不是在修車,就是在去修車的路上!
最近幾年,在超高強度鋼的問題上,咱們已經取得了突破。
可是這種車上用的柴油機,和液壓泵,咱們卻始終造不出來。
這里面就涉及到加工精度,還有密封的問題。
而這次如果日本人真的能給這些重工企業提供可靠的機床,那么液壓的問題就將迎刃而解。
就比如最難加工的液缸,這個咱們以前精加工一直不到位。
這就導致咱們的液壓泵經常出問題,不是爆缸,就是密封膠套承受不住壓力被撕裂,導致設備受損。
可是這次有了那些日本的機床,這加工精度得以解決,咱們就能擺脫桎梏,在產品穩定性上面比以前更上一個臺階。
也許一時半會兒還做不出,像小松那樣的機械設備。
但是達到斗山的標準,那肯定還是沒啥問題的。
這就意味著,南朝國這邊又將蒙受一次重大的損失。
要知道以前他們的斗山挖機,在國內的低端市場可是很受歡迎的。
雖然性能比不上小松,但勝在價格便宜,而且性能比咱們國產的要穩定啊!
可是這次之后,估計幾年之內,他們在咱們國內是沒什么機會了。
而且南朝國人還收集到另外一個讓他們坐立難安的消息。
那就是日本人居然在春城,偷偷的投資搞了一個工廠。
而這個工廠的主要目的,居然是生產光刻機!
尼瑪……
死賊禿,真的是一個不小心,這幫孫子找準機會,就要偷塔啊!
想想當年日本人在電子科技圈里稱王稱霸的時代,南朝國人就不由得一個哆嗦。
如果再讓日本人重新奪回技術頂峰,那咱們還有機會和他們抗衡嗎?
我說這幫孫子,就不是那么容易乖乖服軟的人吧!
這不,果然是賊心不死……
一個沒看住,這幫家伙就像死灰復燃吶……
要不咋辦?找鷹醬告一狀?
還是在等等看看……
畢竟他們居然找了來合作,這里面好像有些貓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