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的J20終于是列裝了……
要知道這款飛機已經誕生有些年頭了,可官媒卻從來沒在任何場合官宣過這款飛機列裝的新聞。
而各國其實也都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一款作戰飛機,能不能真正列裝,才能算是這款飛機的技術是否成熟的標識。
這款飛機誕生之初,其實只是在涂裝,和外形上看起來非常不錯。
但盡管咱們一直對外堅稱這是一款4代機,可國外卻一直不承認。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款飛機最初用的是來源于毛熊的R-79-300系列的發動機。
這款發動機也是毛熊的一款黑科技產品,是前蘇聯時期研制的。
不過后來因為成本原因,以及需求不迫切等原因,當時并沒有大面積制造并且裝備。
后來在1996年,被咱們花高價買了過來。
第一代的J20就使用的這款發動機。
雖然咱們能生產一部分,但其中的核心零部件,比如燃油噴嘴等關鍵核心部件,還需要從俄方采購。
而且當時還面臨一個尷尬的局面,既是能造不能修……
具體原因,自然是因為毛熊當年在轉讓技術的時候,使了一些小手段。
而在那之后的幾年時間里,咱們就一直在攻關那些技術難點。
后來消化吸收這些技術,并且以這款發動機為原型,作為平臺,開發出來了咱們自己的WS-15。
到18,19那兩年左右,咱們自己的WS-15的技術,已經越發成熟。
而這里面,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前些年,咱們在商洛山區找到了一個含量頗高的金屬錸礦……
以前咱們一直沒能解決航發的材料問題。
后來是薅了日本人的羊毛,才得以解決的。
原來是當年日本人為了研發心神2戰機,可是沒少逆向研發老美的航發。
最后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航發的特殊合金,原來使用的是大量的鎳鈷合金。
咱們薅了日本人的羊毛,這才能造出現代航發的外殼。
但是渦扇發動機里面用的單晶葉片,咱們卻一直沒辦法攻克。
以前咱們自研的發動機代號是太行系列,曾經用在咱們的J-10和J11上。
可那些飛機,我們經常能看到飛行員訓練出事故的新聞。
戰斗機飛到一半,航發出問題停機,渦扇葉片斷裂,打碎發動機的案例時有發生。
就是因為咱們一直沒搞清楚這渦扇發動機的單晶葉片到底怎么造的。
直到后來,咱們請來了大量的烏克蘭工程師,這才破解了葉片加工的工藝,同時也才知道,原來葉片特娘的居然要用到錸合金。
錸可以說是人類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后一種稀有金屬的。
而錸合金的牛掰之處,就是在于在高溫工況下,可以大大提升合金的耐疲勞度和抗變形的特性。
最好的錸合金,在高溫,極寒,和超級震動的工況環境里,都能保證穩定的特性,不發生變形。
這種金屬就是做渦扇葉片最完美的特種合金了!
直到這時,咱們才恍然大悟。
然后開始滿世界這么一找,結果是大失所望。
全球的金屬錸主產地,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歐洲地區,咱們國內的金屬錸礦場那簡直少的可憐。
甚至比鈷還要稀缺。
而就全球而言,金屬錸的市場,基本是被鷹醬掌控的。
毛熊那邊人家是當成國寶不出口,而全球其他地區,除了鷹醬的渠道,你根本買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