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悲的是,人家不光可以自產芯片,人家甚至連光刻機都可以造……
而之所以俄羅斯的半導體技術,能夠這么強。
這當然還是因為他們歐洲國家的屬性,對于歐洲的頂級科技他們了解的非常多。
并且因為歷史,和地理的緣故,他們總能找到那些咱們掌控不了的渠道,然后從西歐發達國家獲得他們想要的技術。
你就比如他們的光刻機技術,就來源于荷蘭。
不過并不是來源于阿斯麥,而是來源于一家連阿斯麥都垂涎的死對頭公司:Mapper!
說起這家公司,可能很多人都沒怎么聽過。
可實際上這家公司在尼康,佳能倒下之后,就是全球為數不多可以和阿斯麥叫板的光刻機制造企業了。
而且和阿斯麥背靠米國資本,集合了全球頂級的高科技不同。
這家公司完全是另起爐灶,并且很完美的規避了米國的技術。
你就比如阿斯麥的極紫外線光刻機,使用的是光刻技術,并且光刻的時候,使用的光源是激光,使用的介質是水,還要涂抹光刻膠來保證電子不逃逸。
整個過程非常復雜,而且因為要使用多家公司的技術和產品,所以成本非常高,牽扯的關系也非常麻煩。
而Mapper則是想著怎么去簡化這個生產過程。
于是他們就致力于發展掩膜技術。
說白一點,就是比如阿斯麥在光源和硅片之間,要放水作為介質,并且還要給硅片上涂抹光刻膠來防止電子逃逸。
而這家公司的光科技術,就是在光源和硅片之間,放上一層掩膜來替代水和光刻膠。
與此同時,他們也不用激光做光源,因為激光的光源非常規,而且對工作環境要求非常苛刻。
他們就使用電子束來作為光源,透過掩膜進行光刻。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成本比極紫外線光刻大大降低了很多。
不過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高耗能,并且光刻的速度會很慢,比起阿斯麥的EUV光刻速度,要慢60倍。
所以雖然這家公司的很多創意,即便是阿斯麥都非常垂涎,但因為產品競爭力較弱。
所以在市場上也僅僅就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小眾產品。
而且隨著阿斯麥在獲得鷹醬的資本,還有特極點等諸多芯片制造企業的技術加持之后,成長速度飛快。
迅速占領了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光刻機市場,這就讓Mapper的日子更加難過了。
而就在這時俄羅斯方面,很是時候的向這家公司伸出了橄欖枝。
雙方一拍即合,就在莫斯科成立了一家光刻機制造公司。
并且在2016年左右,就已經研發并且制造出了32納米制程的光刻機。
當然主要也是供給俄方使用的。
但是很不幸的是,雖然有俄方的支持。
可是在那之后的兩年,俄羅斯因為受到米國的經濟制裁,自顧尚且不暇。
也就不能給這家公司更多的支持了!
再加上俄羅斯國內民用半導體領域的發展潛力不大,所以這家企業也拿不到太多的訂單。
后來到了18年的時候,這家公司終于是支持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