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出來的火電,大量供給了南方省份。
可是最近幾年來,因為風能使用的不便,這里最早建設的很多大風車都已經處于荒廢狀態了。
畢竟對于電網來說,風力發電實在太不穩定了。
雖然發電成本低,但并網成本高啊!
而現在國家對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有了新用途之后,這下這些大風車可是可以轉起來了。
而且和以前,轉轉停停可不一樣,這次可是24小時全力開機的。
包括那些太陽能電廠也是一樣,全都是火力全開的狀態。
然后這些電先回被送到城市近郊的一個整流所里,進行二次加工儲備。
變成穩定的電流,然后配合著城市里工廠和熱電廠產生的熱能,直接用來電解水。
這么個過程在前期的投入會非常大,可一旦拉長了時間線的話,那么成本就會被均攤。
如果以25年為一個周期計算,那么到第十年的時候,基本就可以收回成本了。
不過也正因為周期長,所以私人資本一般對這樣的項目不會太感興趣,也就是國家主導才可以推進。
而在烏市和,額多市,還有并州三地,只不過才三個月左右的時間,一期項目就都已經完成了。
這也是國家選擇他們三個的主要原因,那就是他們本身就有著先天的優勢。
幾個城市很快就建好了幾個制氫站,和加氫站。
而在制氫和儲備氫這一塊,星火科技還是給提出了幾項黑科技的技術。
首先就是電解水制氫這一塊,他們對工藝進行了優化,大大提升了制備的效率。
這樣一來就大大降低了制氫成本,讓把制氫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四十。
這樣每升液氫的制備成本,就降低到了六毛錢左右。
要知道這價格,已經比很多煤化工企業,自己就近制氫的成本還要低了。
在國際上就算是巴弗斯這樣的頂級化工企業,在利用自己化工廠循環能源制氫這一塊,他們的成本也做不到這么低。
最關鍵是在儲備氫這一塊,星火科技又拿出了幾項黑科技產品。
比如一個超高度制冷壓縮機,在能源消耗這一塊利用了一部分的空氣能,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與此同時,還能把溫度降低到零下260度!
而液氫的常壓狀態下,沸點就是零下252.87度。
低于這個狀態,就是以液態形式存在的。
而當溫度在下探7度,達到零下259.1度的時候,就會以固態氫的方式存在了。
而一旦液態氫變成了固態氫,那么在儲存方面,就方便也安全的多了。
一旦氫氣變成了固態形式,對儲存的要求環境就不會像液態氫那么高。
比如儲存液態氫需要高壓,并且隔熱環境非常好的容器才行。
而固態氫,就無需高壓容器,只要保證良好的隔熱環境就可以。
這樣一來,就大大降低了儲存的難度。
甚至從某些方面而言,這種固態氫還能夠解決氫運輸的問題。
因為固態氫運輸要比液態氫更加安全,當然這也是相對而言。
如果要實現運輸,那就比如要加大投入,不斷研發新型的運輸容器。
那都是遠期的項目話題了。
就說最近星火科技提供的黑科技,能夠以低成本把液態氫變成固態氫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