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他現在的壓力也真的挺大啊!
不過,這樣也好……
說起國內的鋰電池領域,最近幾年可以說是風起云涌。
原本在國內造動力電池的企業,除了BYD之外,也就是其他那些專門做各種原材料的企業了。
直到前幾年突然殺出一家N德時代,這家企業的崛起,可以說非常突然。
甚至以前都沒什么人聽說過他們,當然他們也不是無緣無故崛起的。
因為這家企業的老板,也和老王有著類似的背景,也是搞電池出身的。
正是因為看到了電動車的前景,然后就大手筆投入,搞起了N德時代。
當然他搞這家企業,背后也有無數的資本追捧。
那么些資本愿意給他砸錢,他的企業做的自然是快。
那為什么那么多資本愿意給他砸錢呢,這主要還是因為老王過于保守了。
事實上,雖然BYD,近幾年發展的很好,但以前的時候其實BYD,在汽車圈里的名聲并不怎么樣。
那時候的BYD,很是有著家族企業的風采。
比如采購等部門,那就是王總的兄嫂把持的,所以采購的零部件那自然……
也導致了有那么一段時間,BYD車子的質量,也是讓人一言難盡。
而且那段時間BYD很喜歡招年輕人,因為薪水給的不高,還有沖勁。
招進來年輕人,就讓年輕人去搞研發。
這樣做有好有壞,好處就是BYD不論資排輩,能充分給年輕人機會。
但另外一方面就是不重視人才,也留不住人才。
那些年輕人幫助BYD攻克了雙離合變速器,攻克了ESP自動安全駕駛系統。
可每兩年,那些年輕人在BYD練完了級之后,就紛紛跳槽去了廣汽X田,要么就是上汽大眾。
反正那段時間,BYD人才流失非常嚴重。
而且這還是企業管理方面,而在企業經營,和分紅等等方面,老王也非常霸道,根本不愿意讓外界人插手。
這就導致了那些想要投資BYD的資本,對這家企業也并不看好,甚至是望而卻步。
雖然眼饞他們的技術,但卻并不怎么看好這家企業的未來。
所以當N德時代出現的時候,所有的資本是蜂擁而入,把這家企業一下就給扶持了起來。
成了現在國內一等一的動力電池大廠,甚至老板還曾經一度成為了國內首富。
而最近一段時間N德時代就成了很多電動車的合作伙伴,比如國內的三家互聯網造車企業。
還有特斯拉等等,都紛紛成了他的客戶。
還有很多后續打算進入電動車領域的企業,也都在紛紛與這家企業聯系,打算從他們那里采購動力電池。
這就讓老王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壓力。
畢竟他當初也是打算把BYD的動力電池部門獨立出來的,不光給BYD自己供應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