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本新書: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級,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我認為,現在國門國內的汽車企業,在這一塊,就是有欠缺的!”
肖鋒說到這里的時候,態度很是嚴肅認真,王總聽了也神色凝重的點了點頭。
其實肖鋒所說的這些道理,他也不是不知道,只是以前并沒重視起來。
而且肖鋒說的也沒錯,未來一段時間,不光是社會還是上層,都不希望企業再像以前那樣對待員工了。
而且一家企業想要長遠的發展,也確實離不開扎實的技工,和一些頂級的工匠。
想當年日本的兩田,還有日產,哪個不是這樣發展起來的?
重視一線工人,然后從一線工人里培養高級技工,再從技工里培養工匠。
正是因為這些工匠,才有了現如今日系車的口碑。
才有了當年日本品牌一系列的爆發。
比如當年的本田紅頭發動機,就曾經一度在紐北賽道上屠榜!
還有日產的GT-R那更是把,歐美車企打的一路哭爹喊娘,甚至國際賽車組織,都曾經一度為了歐美人的臉面,改變汽車比賽的規則。
而現在的日本車企,早就已經過了需要在國際上證明自己的日子。
所以他們更加專注于撈錢,對發動機研發方面,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瘋狂的燒錢了。
但他們每一家,其實都是有著自己的看家本領的。
而那些看家的技術,又有哪一項是離開的一線工人搞出來的?
事實上,所有的工業設計,其實最初都要源于一線工人的反饋。
然后工程師們根據一線工人的反饋,才去解決痛點,然后才能提高工藝,和生產效率。
然后工程師日積月累,得到啟發之后,才開始重新設計。
這就是工業技術進步的本質。
而現在我國的車企里,卻根本就沒有幾家是培養這樣的進步體系的。
而今天肖總的一番話,對老王來講,雖然不敢說是醍醐灌頂。
但也確實給了他很大的啟發。
一方面是想要把企業做大做強,那就必須要做出改革了。
另外一方面,善待員工,不光是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同樣也是給企業自己塑造一個良好的形象。
而且自從日本和南朝國的一些用工企業,從國內撤出去之后。
國內已經很久沒有良好的標桿企業了。
當然肖鋒這邊的除外。
現在在濱城,就有這么一個說法,那就是必須要嚴格準守,名廚集團和第九實驗室的體系。
而人家的體系里,善待員工,就是第一準則。
在他們的供應鏈里,如果有誰不善待員工的,那肯定會被第一時間踢出他們的上下游產業鏈。
因為人家做企業,可不光是為了賺錢。
人家同時還在建立一套道德標準。
你做企業的老板,賺那么多錢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