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差別,還就是在這款車的動力系統上。
雖然用了9速雙離合變速器,配上他們自家的2.0T發動機,還加裝了48V輕混系統。
可這套在他看來,已經武裝到牙齒的動力系統,在節油方面表現并不太好。
雖然性能方面可能是略有提升,但他想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卻一項都沒解決。
這就讓老魏很尷尬了。
要知道以前他們的高端車為啥失敗了?
就是因為油耗太高了啊!
要知道同等價位的合資車,油耗都能做到百公里平均10L,甚至低于10L。
你別管人家是簡配,減重,做到的,還是怎么做到的。
反正人家的油耗就是低!
而且合資品牌,本來就帶著品牌溢價的光環。
至于外資品牌的真正高端車,那油耗也同樣不低,動不動十二三升每百公里,都是常態。
而且價格還齁貴,動不動就幾十萬一臺。
可問題是能出幾十萬,買這種高端車型的消費者,人家也不在乎那幾L的油耗。
所以他們推出的高端品牌,就是針對那些即想要裝B,體驗高級車駕駛感受,但口袋里銀子又有限的消費者的。
而這些消費者,往往就是最在乎油耗的一群人。
所以當初新車在設計之初,老魏就強調過,重中之重就是降低油耗。
可惜因為他們研發團隊的技術實力有限,這油耗始終是降不下來。
現在好了,肖總給出了全新提議。
讓他們直接把發動機的功耗降低,然后直接設計成混動系統。
前期電驅,后期發動機介入,不但提高性能,節省了油耗。
還一下就把他們最弱的短板給補齊了。
因為起步晚,CC可以說是國產自主品牌里,在電動,和混動領域技術積累最薄弱的廠家之一。
至于另外一家,那就是那誰了。
現在看他們還能靠幾款明星車型撐著銷量,不出大問題。
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如果他們在電動和混動技術領域,始終沒有突破的話,那么早晚都會被淘汰。
而這次肖總的仗義出手,可以說是一下就把他們給拉入到了混動時代。
可以說,肖總這次出手,直接就幫他們節省了十年時間。
而肖鋒給老魏的建議,可遠不止這些。
“另外,魏總,如果可以的話,不妨可以布局一下國外了。”
“我知道你們是早早就耕耘國外市場的一家車企,最早實在俄羅斯,后來是在澳洲,聽說最近你們還開始在中東招了不少代理商?”
“嗯,是的沒錯了,怎么肖總,您對海外市場也有興趣?”
老魏有些錯愕,而肖鋒則笑了笑。
“不是啦,我是想說,有時候咱們眼光不妨放長遠一些。國內如果爭不過那些企業,到可以在海外想想辦法。”
“畢竟,咱們CC車品質這一塊還是做得不錯的。”
肖鋒話里有話的說道。
其實這些年來,關于CC耕耘海外市場的事,他老早就聽說了。
比如他在南美地區,就見過CC的車,甚至在銅國就有CC的車在路上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