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也不傻,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值錢的部分。
他們家的以前的廣場,一般都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專門賣衣服鞋子和電器的商場。
另外一半則主要是經營各種小店,美食,還有院線影城,的玩樂型綜合廣場。
而廣場這部分,他們家其實轉讓的并不多。
可是近些年來,隨著各種同類型的綜合性廣場是越開越多,他們家在經營方面面臨的競爭也就越來越多。
再加上各種互聯網購物的迅速崛起。這就導致了他們家的廣場也感覺是壓力倍增。
以前他們的廣場對于入住店鋪還有一些要求,比如什么必須是國內一線品牌啦。
還要出店租,另外還要貨款統一交給商場,然后商場返還之類的。
可是現在,他們的廣場根本都不敢要求人家的咖位,現在能有人愿意租他們的店鋪來做生意就不錯了。
甚至,有一些自帶流量的品牌,他們都不要房租,免費邀請人家入住進來,甚至還貼錢給人家裝修的。
比如早兩年的星巴克。
現在,還有他們自己家加盟的名廚制造,這可幫他們帶來了不少人流。
當然光有這兩家肯定是不夠,所以什么蜜雪冰城,可可這列的奶茶冷飲店,現在都進駐了不少。
以前各種看不上的小店,也都被允許入住了。
由此可見他們家的商場,在經營方面的壓力有多大。
這里面一方面是不斷上漲的人力成本,還有一方面則是不斷上漲的物業成本。
比如經營一家商場,所需的水電支出,每個月就得上百萬。
尤其是電費,更是一塊讓他們頭疼的大支出。
最近國家還說要給電費漲價,這可是把他們頭疼壞了。
本來商場就是用電大戶,以前每個月電費就很貴了,現在還要漲價,這可是會大大提升他們的成本。
而在開源這一塊,本來他們就搶不過電商,人流量大量都被電商給搶走了。
他們的商場,一般也就是到周末的時候,才能有那么點人氣。
可這時候如果在給他們長點電費,這不啻于是給他們當頭來上一棒子。
其實今天當肖鋒提起,要建充電站,就建個與眾不同的充電站,要把太陽能電池板加進去的時候。
小萬就感覺自己好像想起了些什么,只不過一直模模糊糊的不太透亮。
而這時候,當肖鋒又說起了想要把垂直風力發電系統,也加進去,還能節省更多的用電成本的時候。
小萬終于是感覺豁然開朗,一下子就融會貫通了。
對啊!
這套技術既然這么牛掰,那可絕不僅僅是可以用在充電站這一塊啊!
他們家在全國可有著數百個商業綜合體呢!
這些用電大戶,可都是可以進行改造的啊!
在樓頂上都裝滿太陽能電池板,同時在空隙處,盡可能的在多裝一些垂直風力發電機……
這樣一來,他們家那些商業綜合體,一年下來得省多少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