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設了很多新學科,很多錢都用在自己制造新的科研設備,自己的教授自己編撰教材。
畢竟在這個領域,咱們是開拓者。
咱們使用的很多設備,都是以前沒有的。
為了完善技術,咱們必須要自己設計和制造這樣的設備。
甚至教材,也是在這種邊教邊學的狀態中完善的。
這樣一來自然是非常費錢……
而第一年,國家就撥了五百多億的專項款,這就已經遠超了清北浙這原來國內前三的大學了。
要知道此前,他們那的撥款,分別是三百多,和兩個接近三百億的水準。
而現在,他們明顯已經不香了…
因為這三所大學里的很多學科,始終就是跟在歐美科研領域的屁股后面走。
人家搞出了什么理論,他們就研究什么。
始終是一個跟隨者,始終沒有大膽創新的膽量和勇氣。
這也是國家給濱城理工大學大量撥款,并且異常重視的主要原因。
因為在開拓進取,這一塊,他們是真的做到的。
當然國家很重視,濱城市里面那就更不用說了。
以前一所濱城醫科大學,市里面那都已經樂開花了,每年給的經費那都不用說了。
雖然明知道濱城醫科大學不差錢,可還是每年要給不少錢。
畢竟這可是市里面的心頭肉,這可是在咱們濱城的臉面和招牌。
可是現在濱城理工大學又站起來了,而且和濱城醫科大學比起來,濱城理工大學那才是親兒子。
因為以前,濱城醫科大學還是醫學院的時候,人家濱城理工大學就已經是給咱們爭臉的985了!
現在這所大學實力又提升了,那市里面自然是更加重視!
國家給撥了五百億?
這那夠啊!咱們市里面,怎么也得再給配個一百億…
么得辦法,誰讓咱們不差錢呢!
確實,這兩年濱城的腰桿子是挺起來了。
早幾年的時候,濱城的經濟確實不太行,尤其是很多國內的頂級公司,都紛紛撤離之后。
濱城的經濟,可以說陷入了停滯的階段。
可隨著名廚集團和第九實驗室的出現,濱城的經濟,迅速就恢復了活力。
雖然這兩家企業因為外資屬性,可這兩家公司規模大啊,所以納稅也一樣不少。
而且帶動了那么多人就業,還盤活了幾條產業鏈,所以直接間接就創造了數百萬個就業機會。
連帶著還養活了大大小小上百家的小公司。
而自從勸業基金,和星火科技出現之后。
濱城就更是迎來一波創業潮,短短一年時間,這座城市就出現了大大小小上千家創業公司。
雖然這其中百分之九十后來被淘汰了,但活下來的百分之十,那就已經都成長起來了…
而這些公司規模大的,已經上市,還沒上市的也成了國內知名的獨角獸企業。
至于那些中小型企業,就更不用提了。
所以濱城的稅收,那自然也是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