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突然就醒悟了,原來國內的實業并不像他們想的那么弱雞啊!
至少在重工業領域,在很多方面,咱們已經站起來了啊!
而以他對工業發展的了解,自然重工業領域站起來了。
那么很快,國內的實體經濟,就會迎來一個騰飛的階段。
因為重工業取得了突破,就意味著我們在材料學,還有裝備制造業方面,都將會取得一系列的突破。
比如以前,我們的工廠,用的機床都是日本,德國的。
使用加工的原材料,都是從國外進口的,最后加工出來成品。
我們就賺個辛苦錢,大頭利潤都被德國日本拿走了。
可是今后,咱們工廠用咱們自己的機床,使用的原材料,也是咱們自己產的。
那么這樣一來,這大頭利潤,就都會被留在國內。
這樣一來,就會帶動工人工資上漲,老百姓消費能力增強。
這樣自然也就刺激了經濟的發展。
這讓大佬看到了很多機會。
所以回去之后,大佬就和公司高層開會,研討公司未來發展的方向。
比如,他們也打算學習H公司,不但在手機業界發展,同時也打算進軍電腦產業了。
而且他們這次要和H公司形成一個明顯的定位差。
H公司,主打高端,那他們就走低端路線。
因為當年他們公司就是做低端產品起家的。
而且別看低端產品利潤,確實沒高端品牌好,但關鍵是你低端產品做得好了,你可以贏得全世界。
畢竟全世界,可不都是有錢人的。
沒錢人才占大多數,而即便是沒錢的人也一樣希望能用上應季的電子設備。
不光是手機,還有電腦。
與此同時,他也下令公司開始進軍顯示器產業。
目前在他看來,進軍電子硬件這一塊,基本他們起步就晚了。
你說人家碳納米管芯片都搞出來了,他們如果再去研究這方面的硬件,那還研究個啥?
CPU人家星火科技搞出來了,而且算力還超強,內存和硬盤這些東西,將來看似也都可有可無了。
這時候進去在搞,已經沒多大意義了。
但是顯示器這一塊,卻還很有搞頭的。
其實大佬對這一塊上心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早些年自從去三桑進屏幕被刁難之后。
他就動過做顯示器的心思,可那時候咱們國內在LED顯示器這一塊,和南朝國還是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的。
可是近些年,隨著國內企業,在這個領域的紛紛突破。
尤其是在JDF帶頭之下,最近華星光電也在這個領域有了重大突破。
甚至大佬他們最近兩年的主打機型,屏幕就都換成了華星光電的柔性屏。
雖然控制這一塊,略微比三桑差了那么一丟丟,但性價比方面,那就簡直無敵了。
正是這些企業的接連突破,給了大佬充足的信心。
而且他始終都沒忘記,大米公司轉型的需要,那就是把電視做好。
為什么要死磕電視?
因為他很明白,隨著5G和物聯網的普及,真正的智能家居時代,即將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