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從那之后,他們公司前面的科技兩個字的前綴,就始終是被人持懷疑態度的。
可是現在布斯總終于是打算再一次真正的搞研發了。
而且還是做硬件開發,雖然不是核心的CPU方面,而是屏幕領域。
但這也是布斯看好的一條賽道。
而在搞實業這一塊,他覺得自己還真的和星火科技這樣的企業學習。
尤其是人家建廠的思路。
就比如他們就把工廠建在了資源地,而且還是很多人都不看好的地方,氣候寒冷。
但人家卻認為,正是因為這里的環境,才適合沉下心來搞科研。
尤其是等人家工廠的領導,把想法和布斯說了一遍之后。
布斯也覺得,確實是這么個道理。
咱們國內的城市建設,在這方面和歐美就有很大的區別。
比如他以前也去米國,和歐洲參觀過。
人家的很多大企業,就分散在國內各地,而并不會全部集中到某個中心大城市。
你比如像微軟,他就是最早搞軟件操作系統的。
如果按照國人的理解,這樣的大企業那總部還不得設在米利堅的首都華盛頓,或者第一大經濟都市紐約嘛。
可,卻偏偏就不。
人家就把家按在了很多人都沒聽說過的西雅圖。
還有大名鼎鼎的可口可樂,這要在國內,那肯定國內幾個一線大城市會想方設法把這樣的企業弄到自己管轄范圍內。
可人家卻不,就偏偏把總部設在了老家喬治亞的亞特蘭大。
還有大名單訂單的英特爾,總部就設在加州的圣克拉拉。
如果不是特意去查一下,估計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地方。
而在國內,這樣的大型企業,那肯定都一股腦的扎堆到魔都,京城,鵬城這樣的大城市去了。
不為別的,就因為那些大城市要么靠近政策中心,要么靠近經濟中心,要么就是有特殊的稅收優惠政策。
反正就是好公司,都往大城市集中。
這樣一來,雖然能夠更加靠近市場,也能夠更加方便招收各種人才。
但有好處的同時,也有很明顯的壞處。
那就是好公司扎堆了,人才也扎堆了,但最后這些公司你要說搞硬核的科研,卻真就沒搞出什么成果來。
么得辦法,大城市雖然好,但物價也貴,生活成本也高。
而科研人員也是人,也要生活。
企業如果效益好,那么多給科研人員開點工資,也不成問題。
可如果企業的效益不好,那怎么養活的起那么多的科研人員。
再者說,就算給開再多的工資,一個月開個三五萬,那難道能解決這些科研人員的買房成家,養孩子的問題嗎?
所以很多科研人員,往往是在這里干兩年,然后就回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就為了漲工資。
反正人生最黃金的科研年紀,就是在跳槽中度過的,很難能夠在一個單位堅持十年以上的時間。
可他們雖然跳槽是漲了工資,可是以前的科研卻不得不中斷,甚至可能跳槽之后就再也撿不起來了。
這也是現在國內很多搞科研企業最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
而像星火科技把工廠設在邊陲小城就很好從另外一個角度解決了這個問題。
本來搞科研的人你就要耐得住寂寞,就要避免世俗的煩擾。
而在這小城,就很容易能營造出這樣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