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為啥二戰之后,歐洲恢復經濟實力之后,在經濟規模,和科技實力都可以和米國叫板的時候,米國依舊是世界老大呢?
如果你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話,你就會發現。
米國之所以強大,除了他們的軍事霸權,科技霸權,和金融霸權之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們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消費市場。
沒錯,一個3億人的巨大消費市場。
甚至不夸張的說,雖然他們只有3億人,可他們的消費能力,卻抵得上半個地球…
當年歐洲之所以聯合起來,搞出一個歐盟,其實就是想和這個市場叫板的。
只可惜,哪怕歐洲各國之間打通取消了各種海關障礙,可惜消費能力依舊是不及米國。
至于我們,就更別說了。
甚至就有大佬說過,我們國內別看有十幾億人口,可實際上真正有消費能力的不過才兩個億。
其實大佬已經很客氣了,能有一個億就不錯了。
而這一個億人口的消費能力,也就只能相當于米國人的四分之一!
所以這也是為啥,人們一直說米國是世界經濟的發動機的主要原因。
米國市場大哥噴嚏,全世界都要感冒,這話可一點都不夸張。
說的意思就是如果米國人不消費了,那么前世界的經濟都要放緩。
因為現在全球的制造業企業,有一個算一個,都幾乎繞不開米國這個大市場!
米國消費者如果減少了消費,那么哪怕是不直面市場的企業,也會受到產業鏈上下游波動的沖擊。
由此可見,一個國家的強大,絕不僅僅是軍事和科技上的強大。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消費能力上,你也一定要強大。
而這也正是我們現在的短板!
我們國內目前的消費水平,還是有著很大的可以提升的空間的。
所以在接下來的十年之后,我們的注意力,都將主要集中在國內的經濟發展建設。
以前我們的經濟發展,主要靠的是三駕馬車。
消費,投資,和出口!
不過出口早就已經不太靈了,而另外一個消費,早幾年之所以很火,其實也主要集中在房地產領域。
至于投資,則主要是大型基建類的項目。
不過最近幾年,因為房地產熄火,和基建的基本飽和,三家馬車,都已經開始出現后繼無力的情況。
所以,上面也在苦苦尋找新的突破口。
這其中能源結構轉換就成了一大突破口,比如從以前的石化能源,像太陽能,風能這些可再生綠色能源的切換。
燃油車向電動車的切換。
而現在,星火科技在關鍵技術領域的一系列突破,又給咱們提供了技術產業升級的突破口。
而在這些技術領域的突破,首先應用的就是咱們的國防,和國內的重工業體系。
以往咱們的北方地區,是傳統的重工業區域。
可是近些年來,因為產能過剩,以及沒有領先的技術和產品。
再向上一層,很難取得突破,很多重工業產業,都是舉步維艱的狀態。
可是在有了星火科技的技術支持之后,很多重工業企業,都開始重新煥發了生機。
就比如光洋開始突然崛起,然后他們的機床開始行銷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