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就是裝了那種電池,還要假裝一套家庭獨立的電源控制系統,那套系統成本也不低,所以很多房企也沒有采購。
反正只要有這種能發電的太陽能玻璃就可以了,讓住戶白用電還不夠嗎?
至于多發出來的電,那就直接賣給多家電網就可以了。
所以現在星火科技的太陽能玻璃板的訂單,都已經排到了三年之后。
至于其他那些想學神農公司的企業,想要購買,那要么就花錢插隊,從其他排在前面的公司手里加價購買。
要么就是只能在國內找其他的替代品公司。
可找來找去,也確實有幾家能生產的,可問題是他們生產出來的太陽能玻璃,性能比起星火科技來可差太遠了
要知道星火科技的太陽能玻璃板牛逼,就牛逼在玻璃只是基板。
發電的是貼在外面的一層薄膜,而這層薄膜的發電效率,就能高達百分之二十五。
而國內其他做薄膜的,能把光電效率百分之十八就已經不錯了,這還是實驗室數據。
真正到來外面,轉化率,其實也就只有百分之十,這都算高的了。
可人家星火科技的可是實打實的百分之二十五。
另外就是透光性,人家星火科技的太陽能玻璃,出了能發電,透光也相當牛掰。
既能發電,還不太影響透光,可其他公司的太陽能板,在這方面,那就只能說是垃圾。
不過還好,其他公司的價格很低,所以有些公司就對付買了。
可是裝上之后卻發現,人家神農公司在電費這一塊,能夠把成本控制在一天一百元左右。
這還是有意給電網面子,如果人家愿意,人家甚至能把電費控制在零。
可他們即便裝了同樣多的太陽能板,可他們每天的電費,那卻要高達數千元。
雖然是比正常電費,低那么一丟丟,可成本比起神農公司來那可差的遠了去了。
至于說營養液,和藥水什么的,他們自己可以配一部分最簡單的。
畢竟國內搞農業的大學也不少,從他們手里買就可以了。
當然有些,還是要從日本人和荷蘭人手里買配方,這部分花錢就多了。
這方面成本又比人家神農公司高了三成。
最后就是種子這一塊了,他們沒有泛美農業開發公司給提供的種子。
結果就是他們只能從荷蘭和日本購買種子。
沒錯,這種無土栽培蔬菜和瓜果的種子,我們國內目前還沒有。
就算有,也只有一些非常簡單的品種,而且種過之后的,品相和產量,都不怎么樣。
而鐘子做的好的,卻是荷蘭和日本。
而每年購買種子,對那些公司而言,就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可盡管他們已經買的是最好的種子了,可每到出產的季節。
這些人卻還是只能看著果實唉聲嘆氣,因為比起人家神農公司的出品。
他們的果實無論是個頭,賣相,還是品質,都差的太多了。
光是生產周期,人家就比他們縮短了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