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主要的原材料就是玉米,使用玉米發酵降解提純,最后得到大量的乙醇。
然后那些乙醇,就主要被摻雜到了汽油里,制成乙醇汽油對外銷售了。
前些年當世界經濟運轉正常的時候,煤炭的價格,基本也就是300-1000元每噸左右。
熱值含量低的差的煤,價格也就是300-600元一噸左右。
這些煤炭的熱值,大多都是在2700-4500卡每千克。
可如果是熱值在5000卡以上的高級動力煤,那么價格就要漲到900-1000元左右了。
而那時LNG的到岸價格,也就是在一千五六百,到兩千元左右每噸。
可是考慮到碳排放的標準,煤改氣在那個時候還是行得通的。
可是等到兩年之后,隨著全球的經濟,因為大流行病的因素,被搞得忽上忽下。
各種大宗商品的價格齊刷刷的上漲之后,這情況就完全變了味了。
比如煤炭的價格,哪怕是最普通的低熱量煤的價格,都已經漲到了1500元每噸左右。
而熱值在5000卡以上的動力煤的價格,則已經直接漲到了2600元以上。
即便是這樣的價格,依舊是有價無市的局面。
而LNG的價格,因為全球供應緊張,現在更是已經突破了五千元一噸,甚至已經直奔6000元每噸去了。
這就讓咱們國內的供電供熱企業難以承受了。
而這個時候,以前大家所看不上的乙醇,就又重新有了市場。
雖然他熱值相對較低,但是和最好的無煙煤比起來,其實每千克的熱量,也低不了多少。
另外就是,它更加的環保。
燃燒后沒有煙塵粉塵產生,更沒有股臺殘渣需要處理。
這樣算下來,這乙醇,簡直就成了完美的新燃料替代品。
而哪怕有了幾輪燃料價格的暴漲,也乙醇的市面價格,也就是在3500元每噸左右。
所以這時的乙醇,相對而言就更加的有市場了。
只不過和煤炭比起來,還是略微有些小貴。
但要說經濟性,那了已經是完爆LNG了。
而我國此前也曾經想大量進口LNG,畢竟我們是個天然氣貧乏的國家。
想要用上這種清潔能源,就要每年從中東地區大量的進口。
而進口LNG,又要造船,又要儲存維護,反正算下來這玩意怎么算都不是很劃算。
而按照目前全球經濟態勢的發展,因為各國都為了拯救經濟,引發了大量的貨幣。
這就意味著將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如果沒有重大科技突破的話。
市面上大宗商品價格,很難在段時間內降下來。
這樣一來,在未來一年,甚至幾年時間里,能源的價格都會維持在高位。
而這也正是肖鋒讓泛美農業開發公司,研發一種超級玉米出來的主要目的。
就是為了能夠把乙醇的價格給打下來,然后把乙醇作為咱們國內的儲備能源來使用。
畢竟相比于LNG,在肖鋒看來,還是乙醇這種清潔能源更靠譜。
因為這種能源是可再生的,而且產能是我們自己可控的。
而想要做到大批量的生產乙醇,那么除了一方面改進生產的工藝,和儲存技術。
而另外一方面,自然就是要在原材料方面下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