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產量更多的玉米,才是生產乙醇的關鍵。
因為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乙醇,幾乎都是通過玉米加工提煉出來的。
而且種出更多的玉米,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把飼料的價格給打下來。
這樣就可以大大提升我國牛羊豬雞等家畜,家禽的飼養成本。
最近二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們國家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和飲食結構也在不斷發生改變。
就比如以前,我們要解決的主要就是填飽肚子的問題。
隨著農業生產手段的進步,我們的糧食每年都能獲得大豐收,所以讓老百姓吃飽肚子,已經不在是難題了。
可接下來我們要面對的是,如何讓老百姓吃得好。
根據我們自己的飲食科普調查發現,我們的老百姓雖然解決了溫飽問題,但在飲食結構上,我們還存在著很多不合理。
就比如我國目前是世界上糖尿病最高發的國家…
而且我國的飲食結構,在世界頂級科學機構的研究后也發現,和安全飲食也根本不搭邊。
甚至在全球范圍只能排到五十名開外。
而我們的鄰居,日本和南朝國,卻能排進世界前十。
這下很多人就不理解了,這怎么可能啊?
你要說日本飲食健康,這個我們信,因為他們吃的確實清淡。
可你說南朝國的飲食也比我們健康,這怎么可能。
你看他們上頓下頓的吃泡菜,一點油水都沒有,怎么可能比我們的飲食健康?
可雖然有很多人不服,但實際就是,正因為人家吃的油少,或者說他們根本就不會吃炒菜。
所以他們的飲食才更加健康,泡菜確實不健康,但和我們頓頓油炒菜比起來,還是健康得多。
而我們國家的飲食之所以健康指數低,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吃的主食太多。
就是我們吃的大米和面太多,也就是說,其實我們的飲食理念是錯誤的。
很多老一輩人認為,人發胖是因為吃肉吃的太多。
可實際上確實,人發胖,并不是吃肉多導致的,而是攝入的淀粉過量。
而我們攝入的淀粉主要來源,就都是米飯和白面。
而根據科學研究,一個成人每天應該攝入的全麥制品,也就是淀粉,應該在240克左右。
說的在直接一點,就是一碗白米飯就夠了。
也就是說一個成人一天攝入一碗米飯的淀粉就夠了,可問題是我們幾乎每天都會吃掉很多米飯和白面。
比如早上吃油條,中午吃米飯,晚上吃面條。
碳水攝入太多,就導致了肥胖問題,進而最終會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而近些年來,隨著醫學的科普,和人們越發注重健康的理念。
長久以來形成的飲食觀念,也正在發生改變。
很多家庭都開始漸漸的調整飲食結構,開始增加飲食中的蛋白質含量。
這就要吃掉更多的肉,可是肉從哪來?
本來我們自己就是養豬大國,可是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多樣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吃牛羊肉,只魚肉。
而這些我們自己的產出是不夠的,每年只能大量從國外進口……
而且不光進口各種成品肉來,還要每年大量從海外進口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