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過了這段時間,煤炭價格肯定會回歸到之前的正常范疇。
也就是幾百元到一千元左右不等。
可問題是,是不是真的有必要保留的熱點廠繼續采用燃煤模式。
現在名廚集團開始大量生產乙醇,就已經給國家層面指引出了一條新路。
與其大量產煤作為儲備燃料,還不如直接儲備大量的乙醇。
而且高純度的乙醇,也并不會產生過期的問題。
另外就是和進口大量的LNG想必,燃燒乙醇也同樣不會產生有害氣體,而且也同樣沒有固態廢渣。
出了熱值相對偏低一些,但從長遠來看,乙醇的價格相對而言要占優勢。
尤其是根據我們大量進口什么礦產資源,什么礦產資源就要漲價的特點。
大量進口LNG,還真就不如大量生產乙醇。
而以前之所以我們不把乙醇作為主要燃料,一方面是生產乙醇要大量使用玉米。
而玉米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生產原料,不光可以食用,還能大量作為飼料來使用。
而我們本來就人口眾多,糧食和其他食品生產,都面臨很大的壓力。
而玉米作為一種主要食物,如果全部用來提煉酒精,就太過浪費。
所以此前我們要大量進口LNG,來作為我們的主要清潔能源。
可是隨著石油,LNG,以及燃煤等燃料價格猛漲,還有名廚集團在玉米種植方面的探索。
人們發現,在繼續進口LNG,從經濟角度上來看已經不劃算了。
因為進口LNG,首先你要制造價格昂貴的LNG運輸船,另外你還要建造專門的LNG儲存設備。
還有就是LNG的運輸管線,也是和普通管線要求不一樣的。
畢竟液化LNG可是要在零下二百多度的情況下,才能保證是液態。
所以這玩意不管是運輸,還是儲存,對客觀條件要求都極高。
再加上進口價格也在不斷提升,所以怎么算都已經不合適了。
可是乙醇就不一樣了,以前沒有大量普及,是因為咱們沒有那么多的玉米。
可是現在隨著咱們名廚集團在沙漠上大量的種植出了玉米,我們的玉米產量是節節攀升。
而且這些玉米,被大量的用于生產乙醇,這就導致了我國的乙醇價格在未來會大幅度下降。
按照相關人士的預計,在未來五年之后,當名廚集團設立在科爾沁區的大型乙醇生產基地開始運營。
我國的乙醇市場價格,將會從現在的3800元每噸左右,下降到3000元每噸左右。
這還只是人家一期廠房竣工之后釋放的產能。
如果他們加快速度,把二期,和三期也都盡快完成,那么國內乙醇的價格,將會下降到2800元每噸左右。
這個價格,雖然比正常時期的燃煤價格,要高出很多。
但和LNG比起來,已經肯定低于現在的LNG到岸價格了。
要知道四年前,當我們還沒有大規模使用LNG作為清潔能源的時候,當時我們也進口LNG,可那個時候從中東進口到港的價格,才不過1100元-1500元左右每噸。
可是當我們三年前開始宣布使用LNG作為替代清潔能源之后,當年我們進口LNG的到岸價格就已經達到了2850元每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