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作業的時候,J艦一般不會靠他們太近。
只有遇到突發危險狀況的時候,J艦才會立刻過來救援。
而且二十幾海里,對于J艦而言,也就是十幾分鐘的航程而已。
只要他們能和對方周旋十幾分鐘,J艦就能趕到了。
可是這次,大家誰也沒想到,遠處飛速竄過來的卻是幾條不大的快艇。
而且這些快艇,和之前遼發號遭遇的海盜船還不一樣,遼發號遭遇的那些海盜船,還是一百多噸的大號游艇改裝船。
可是這次的這幾條,卻是只有幾噸重的小艇,而且明顯都是改裝過后的大飛。
這種船可是連咱們的海防人員看了也會頭疼的,因為這船的速度實在太快了。
很多船上甚至都喪心病狂的加裝了八臺發動機,速度直接能干到九十海里每小時。
換算成陸地上,就是一百八十公里每小時的時速。
要知道這可是在海面上啊!這速度,簡直可以說是貼著海面在飛行了。
而且因為對方的重心低,船身小,速度又快,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咱們的船員都沒有發現他們。
直到他們靠近咱們只有十海里的時候,才有水手發現了正在飛速靠近的幾艘快艇。
隆隆的發動機聲,也驚醒了正在操作機械回收設備的船員。
跟團的哈工程的帶隊老師,梁老師立刻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立刻沖著幾名操作手大聲喊道:“快,快點把機器人收回來……”
幾個操作吊車的操作手也意識到了不對勁,紛紛加快的回收機器人的速度。
原本回收機器人可是一個慢活,因為機器人在離開海底之后就會關閉電源。
可因為有電纜和船體鏈接,失去動力的機器人就相當于是一個個大鐵疙瘩。
所以回收的時候一定要平穩,不能著急,因為一個不小心,都會引起機器人的亂晃。
機器人一旦發生搖晃,要知道這可是重量有十幾噸的鐵疙瘩,而且因為切斷電纜,就失去了動力。
這玩意要是在水面下搖晃起來,很容易就會把船給帶的失去平衡,搞不好就會帶來大的災難。
所以一般回收的時候,都會要求在船兩側同時操作,這樣就可以盡量保證船的中心穩妥。
而這時來者不善的快艇們已經引起了梁老師的警覺,所以他指揮著幾個操作手加快的機器人回收的速度。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他們這條船上,要說技術含量最高的秘密,就是這些水下采礦機器人了。
他們絕對不能讓這些機器人有任何的閃失,如果這些設備要是落入到了心懷叵測的人的手里。
那給咱們帶來的損失,那可絕對不是一星半點。
可即便這些操作手再怎么加快速度,也不敢太快。
因為在起吊的過程中,可絕不僅僅是把這十幾噸的鐵疙瘩從幾十米深的水下拉起來那么簡單。
在拉拽的過程中,還要小心水面下的暗流。
這些暗流會把這些鐵疙瘩給推動的搖晃個不停,如果你提拉的太快,一不小心讓兩個機器人相撞,或者機器人的線纜,纏繞在一起,那可就麻煩了。
所以盡管大家已經急的額頭冒汗了,可也不敢做欲速而不達的事情。
而十海里的距離,對于那些都裝了八臺發動機的大飛而言,也就是幾分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