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月的時間里,他們的船隊也在不斷的發展壯大。
從原來的一條采礦船,發展到了四條采礦船。
連帶著跟著他們功能和補給的船只,都形成了一個船隊。
里面一共有兩條農業船,專門生產玉米,另外還有一條化工合成船。
再把那些玉米收過來之后,直接提煉萃取酒精,然后在加入他們用紅樹林提煉出來的‘雜油’。
把酒精變成一種固體燃料,來給幾條采礦船提供動力能源。
甚至遠處的‘演習’的軍艦,現在也增加到了三條,一條萬噸大驅,還有兩條小型護衛艦。
這些軍艦的一半能量,也是他們那條化工船提供的。
而作為一名學徒工,陳成在船上的工作可是非常繁雜的。
他一邊和那些海底礦工們學習操控機器人,一邊和船上的輪機長,學習如何修理船只,和船上的動力系統。
才不過幾個月的學習,他的技術和知識都有了突飛猛進的成長。
現在他已經成了船上的小隊長,不過知識職稱,卻沒有實際的工作崗位。
因為任何一處有需要,他都可以去幫忙,因為他會的東西太多了。
采礦工人累的時候,他可以去替補開采礦機器人。
當水下機器人遇險的時候,他還可以才做救險機器人下水去切割,粉碎大石頭,去拯救那些采礦機器人。
當船只有問題的時候,他還會用氣焊切割,還能修船,修理發動機。
甚至當年在農業船上種玉米的本事,他也沒落下。
正因如此的全面,他已經成了船隊里小有名氣的多面手。
無論哪條船上,有什么情況,他都能夠過去提供幫助。
正因如此,他現在的工資已經漲到了一萬六千元……
沒錯,這可是基礎工資,加上出海補貼,獎金等等亂七八糟的。
一路算下來,他現在一個月,已經可以拿到三萬多的薪水了。
這讓陳成感覺自己好像在做夢一樣,要知道半年多前,他不過還是一個對前途充滿迷茫的技校學生。
可是現在,他已經掙到了金領一般多的工資。
最關鍵是,國內能賺這工資的,大多都是那些985學IT的學生。
可那些學生,又有幾個能干過三十五歲的?
基本一過了三十五,如果還沒走上領導崗位,那就要面臨被淘汰了。
而且哪怕是走上三十五歲的,也要面臨激烈的競爭,保不齊干到四十幾歲,一樣要面臨被淘汰的下場。
反正國內互聯網的職場就是這么殘酷。
而反過來再看他的崗位,那可是可以干一輩子的。
因為他現在可以驕傲的稱呼自己是一個手藝人……
最關鍵是,他知道自己掌握的這些手藝,是越老越吃香的。
他現在年紀還不夠,將來等他年紀,和經驗都到位了,等到他可以帶徒弟的時候。
那時候,他能賺到的工資會更高。
甚至年入百萬,都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