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兩大碗餛飩?多加芫荽和蔥花!”
“得嘞!您二位稍等一會?老頭子馬上去給二位煮餛飩!”
老伯伯雖然有些駝背,腳步也有些緩慢,可整個人看起來卻是精神抖擻。
鈴兒坐在了竹編的矮馬扎上,雙手托腮看向被煙火繚繞的攤主,好奇的問道?“這么晚了,您怎么還沒收攤啊?”
“如金這年月,生意難做,這段時間大家伙又被那蛇妖的傳說嚇的人心惶惶,這晚上出來的人也越來越少了,老頭子便想著多守一會?興許能有生意呢?”
攤主笑著答了幾句,手上的動作卻沒停。
大概半刻鐘之后,兩碗熱乎乎的餛飩?被端到了二人的面前。
“好香啊!”鈴兒低頭看向那碗熱氣騰騰的圓滾滾的小餛飩,笑著說道,“聞起來這么香,想來滋味也不會差?”
“老頭子看出來了,姑娘是個會吃的?”攤主笑容和藹的說道,“不是老頭子自夸自擂,老頭子煮出來的餛飩,是整個淮山縣最好吃的餛飩!”
鈴兒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雖然還是有些燙,可還是掩蓋不住這份美味。
“很香,皮薄肉厚,肉質緊密!而且這餡料里面似乎還有蝦仁?不過最難得還是這底湯,湯味香濃,用的都是實打實的大棒骨?”鈴兒仔細的抿了一口湯汁,那溫暖的湯汁順著喉頭一路涌入了心間,令人無比舒爽,“如果我沒猜錯,似乎還加了雞肉?”
“客官果然生了個靈舌頭!”攤主默默地朝著鈴兒豎起了兩只大拇指,“僅憑一口湯,便能猜出這底湯里面的料,客官太厲害了!”
“我家有兩位嫂嫂,她們最愛的就會研究美食制作美食,所以連帶我也被熏陶了。”鈴兒笑著解釋了一句,然后低頭喝湯。
“總之客官小小年紀就如此的懂美食,實在是令人佩服,”攤主先是感嘆,隨后又有些感傷,“老頭子在此處擺攤已經有十年咯,在客官之前能夠品嘗這底湯的人,唯有前幾日才離世的邱大善人。”
像是突然被勾起了傷心事,攤主老伯伯轉身繼續收拾碗筷去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聽到邱大善人這四個字,鈴兒假裝不經意的開口道,“聽聞那邱大善人樂善好施,誰曾想這么和善一個人竟然落得這樣的下場呢?”
“姑娘也聽說過邱大善人?”攤主老伯伯好奇的問道。
“是啊,聽家中長輩說過,當年邱大善人也救濟過我們家,所以我便想著來縣城給他上一炷香,也好送他最后一程。”鈴兒低聲嘆息道,“哪曾想他竟然會死的這么凄慘……”
“誰說不是呢?”攤主老伯伯也忍不住感慨,“以往每月初六,他都會來老頭子這里吃上一大碗的餛飩,每回給錢都很大方,一次兩次老頭子收了,可后來實在是覺得不妥當,忙著推辭,哪曾想他竟然說多出來的這些銀錢是用來給我那個用功讀書的孫兒的煤油錢!老頭子這才知道,他早就聽說了老頭子家中的境況,變著法兒的幫我呢!”
“我也聽說了,”解決了一大碗餛飩后,葉駿拿出了帕子,優雅的擦拭著唇畔,“聽聞這位邱大善人,最喜歡接濟那些讀書人?”
“是啊,咱們淮山縣的寒門學子多,為了給這些人謀一條出路,邱大善人還給縣衙捐了銀錢,建了一座考試院呢!”攤主老伯伯發自內心的稱贊道,“但凡是寒門學子,不需要交束脩,就能留在考試院里溫書復習,我那個乖巧的小孫子,如金也在考試院中看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