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亮趕路,到了半晌時找個陰涼的地方歇息避暑,等到太陽西斜再趕一段路。
每天走走停停,因為隊伍人多倒也不寂寞,偶爾還會有不長眼的賊匪過來打個劫,給大家添點樂趣。
把那倒霉不開眼的賊人俘虜,貶為奴隸,負責每天宿營時砍樹挑水喂馬挖茅廁立營柵,有時還會順便去把他們的賊穴給犁一遍,順便賺點外快。
羅通與李存孝兩個孩子一路倒是有伴,竇紅線留在河北,但同意秦瑯把羅通從洺州南陽公主那里接去長安。
有空時教教他們武藝,或是讀書識字繪畫,兩孩子雖年少,但都挺勤快努力,每天自己騎馬同行。小突厥李存孝不會武,但很認真的學,他比羅通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更多,這孩子知道自己無法跟羅通比,雖然年紀差不多,可羅通已經是國公爺了。
長安。
李世民正召集重臣大將們在東宮議事。
涼州、靈州、并州越來越多的情報奏入長安,顯示突厥的入侵迫在眉睫。
突厥還未越境南下,但朔方反王梁師都已經先一步出兵了。
李靖奏報,梁師都集結兵馬八萬,兵臨夏州。
李世民召集群臣,不僅限于三高官官和東宮班底,許多重臣大將皆被召入宮**議軍事。
淮安王李神通、河間王李孝恭、江夏王李道宗、駙馬都督柴紹、司徒竇軌等皇親國戚也都參會。
殿中,并州總管李世績派來的參軍劉仁軌正在做報告,“曹國公已下令并州以北五州共計三十四縣百姓,人口一萬七千九百余戶,盡數遷往雁門關以南。其存糧兩萬四千余石,牲畜牛馬六千八百余頭,也皆隨人口遷入雁門關以南。來前曹國公讓臣奏告太子,若北虜果真借我河東南下,那么管教他餓死在雁門關以北,絕不讓其過雁門關。”
曹國公便是并州都督李世績,坐鎮太原。
他現在代北搞堅壁清野,就是要不給突厥人可乘之機。
清空代北,然后堅守雁門關、樓煩關一線,以并州太原為支撐,打一場防御戰。
李世民聽了臉上并沒有什么高興之色。
“堅壁清野,如此一來,一萬余戶近十萬人口被迫背井離鄉,如此大規模的遷徏避難,百姓要吃多少苦。我擔心餓不死突厥人,倒會餓死無數背井離鄉的代北百姓。”
劉仁軌忙道,“請殿下放心,曹國公早有準備,代北五州百姓南撤,著并州等五州各對口安置一州百姓,原代北各州縣官吏,依然要繼續統領民政,治理刑獄。并州等對口諸州,也會安排南撤百姓墾荒屯田等,并會拔給糧食以維持生活,絕不是不管不顧。”
“南遷百姓一路上的牲畜死傷,也會由并州大都督府照件賠償。”
新任民部尚書裴世矩皺眉道,“現在這季節,百姓墾荒屯田也來不及了,起碼損失一季收獲,官倉存糧也支撐不了多久。”
裴世矩原本是隋朝是楊廣的心腹重臣,曾被稱為五貴,此時已經是七十多歲年紀了,不過這人擅長外交,本事還是很強的。如今取代鄭善果主持民部,他對于錢糧這塊自然比較關注。
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則直言,“南遷雖苦,可總比將他們遺棄在代北,被突厥人擄掠強,暫時苦一點,等我們打敗了突厥,到時他們就又可以重返故地家鄉,恢復生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