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盤坐在御榻之上,雄視殿中文武百官,雖然突厥大軍即將兵臨城下,但是他終于坐在了這個位置上,一個全新的時代開始了,一個屬于他李世民的時代。
一朝天子一朝臣。
新皇即位,評定從龍功臣。
“陳公!”
侍中陳叔達上前,“臣在!”
“你來唱名,把受封之人,所得之爵告示諸公!”李世民道,一名內侍便把一個漆盒端到陳叔達面前,里面俱是對功臣的封賞敕旨。
陳叔達捧起漆盒,來到殿下,站在班尾,面向北朗聲唱喝。
“司空、魏國公裴寂,為太原首義功臣,武德功臣之首,賜實封連同以前共一千八百戶。”
“吏部尚書長孫無忌,佐命元勛,功在第一,進封為趙國公,實封一千五百戶,賜絹一萬匹!”
“涼州大都督、左衛大將軍、上柱國、齊國公秦瓊,佐命元勛,論功與長孫無忌并列第一,賜實封通前共一千五百戶,賜絹一萬匹!”
秦瑯跪坐在那里,聽到裴寂第一個受封倒沒意外,雖然這老家伙很不得李世民喜歡,甚至是被厭惡,所以一當太子就讓他靠邊站了,可不管怎么說裴寂那都是武德朝第一宰相,是武德天子的絕對心腹,因此今天的封賞,也得給他留個位置,其實也就是給太上皇和武德元老們留個面子。
而接下來長孫無忌評功第一不奇怪,他一直都是李世民的心腹,雖說不曾統兵打仗,可各種機密都是參與的,尤其是玄武門事變中,那是積極奔走謀劃,又是大舅子封第一沒人反對。
但第三個受封的居然是秦瓊,這就讓人意外了,秦瑯雖說是秦府大將,但畢竟也頂多算個軍方代表,不過估計李世民考慮當日玄武門之變前秦家父子的勸諫,和通報了重要情報,忠心耿耿,而事變當天,秦瓊先是從渭水大營秘密調派了天策府的精銳趕回長安馳援,隨后還斬殺太子黨將領把兵馬帶回長安,另外秦瑯當日也立功不小,再加上以前秦瓊為李世民麾下第一大將,綜合這么一考慮,那么超過了歷史上本來與長孫并列第一的尉遲恭也不稀奇。
畢竟尉遲恭歷史上能列第一,完全是他當日表現突出,殺元吉,威嚇李淵,并提著建成的頭震退攻打玄武門的宮府兵。
而如今這個時空,有秦瑯的參與,秦瓊可就不再是中立了,而是積極參與,當天帶回來三萬大軍,這可是至關重要。
之前秦瓊兩次受封,一次改封齊國公,一次是實封一千二百戶,如今則是加到一千五,雖說加的不多,但是佐命元勛,功列第一幾個字,就足以再次穩固秦瓊新朝軍方第一人的地位了。
秦瑯心中十分欣慰。
妥了,秦家這回終于能在貞觀朝安穩了,再不用如那個時空一樣一直坐冷板凳了,更何況他秦瑯還尚了公主,這更加保險了。
殿中其它大臣們聽著這唱報,也是各有滋味。
對于這前三位的封賞,多數雖然羨慕,但還是能夠接受的,畢竟誰也不敢跟這三位相爭,哪怕就是尉遲敬德雖然黑著個臉在那豎耳朵聽,但對于秦瓊這個封賞也沒吭聲。
當年他可是秦瓊手下敗將,雖然說后來也加入秦王麾下,立下不少功勞,但以往并沒有什么獨擋一面的機會,跟秦瓊這位實打實上柱國相比,還是有些不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