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搖了搖頭,“拿來!”
半顆馬心,就這樣生吃了下去,當李世民將那半顆馬心吃完,渭橋兩岸都爆發出無數的歡呼之聲。
殺白馬為盟,食馬心立誓,這是草原部落最珍重的盟誓,若有違誓言,下場便如這馬一樣。
接下來,禮部尚書溫大雅上前,與頡利代表執失思力一起共同完成會盟儀式。
寫有突厥文和漢文的盟書,送到兩位君主面前署名用印,然后向天宣示,最后再將已經雕刻好的石碑盟文、金券銘文展示。
儀式完成。
雍州牧、左衛大將軍秦瓊將一份行軍圖交給頡利。
“請于三日內啟程北返,按此行軍路線回到大草原,則我大唐邊軍不會攔截攻擊,若是不按此路線行軍,遇襲擊攔截皇帝陛下不負責。”
“爾等此次入塞,所搶掠之大唐子民,牲畜,并須放還。”
突厥人在第二天便開始撤退,而且不出李世民所料,頡利與突利等諸酋長,并不是一起撤退,而是各自拉開數十里的距離撤退,各自暗中提防警惕。
李世民在頡利心中種下的猜疑種子,已經開始發芽。
望著那遠去的狼騎,秦瑯發出了突厥不出五年,必敗亡之言,這話讓李世民都為之驚嘆。
“何出此言?”
“陛下,此次突厥入侵,雖兵多勢眾,然人心不齊,頡利雖為大汗,可對于突利、郁射設這些大酋長,卻沒有多少實際的控制力,突厥說是個汗國,不如說是個部落聯盟,頡利這個大汗,對諸部的掌握太弱了,從這次入侵就可見一斑。眼下頡利對突利猜忌,返回之后,他肯定要找機會打壓突利等,那么突厥的內訌不可避免,雖然頡利勢力比突利大,但這正給了我們可乘之機。”
李世民若有所思。
突厥這種松散的制度,成為他們衰敗的根源,在隋朝時,強大的突厥便是因為屢屢的汗位之爭,而導致被隋朝利用,合弱離強,分化拉攏,使的突厥被隋朝長期按在地上打壓。
“臣以為陛下可派人去給突利送些賞賜,些許金帛不值幾何,但頡利聽了之后,只怕會越發怒火中燒,這次南侵,一無所得,糧草耗費無數,更別說還折了個烏沒啜萬人,又丟了臉面,頡利只怕會被一點就燃,從此怨恨突利在心,不死不休。”
李世民哈哈大笑。
“三郎你這法子好,區區一點金帛,若能讓頡利突利叔侄離間,值。”
返回長安,李世民又特派了尉遲恭與程咬金各率騎五千,遠遠跟著突厥軍后面,禮送他們出界。
顯德殿里,君臣上下歡喜。
秦瓊上前。
“陛下,突厥已退,臣請辭雍州牧一職!”
秦瑯聽了,也趕緊上前。
“陛下,臣請辭檢校太子左司御率之職!”
滿殿歡喜之時,秦瓊父子卻突然提出請辭,這倒是讓人有些意料不到。
李世民驚訝之余,卻是笑著說此次退突厥,秦瓊有大功,雍州牧你做的挺好,朕把雍州府交給你朕也放心。
只是秦瓊卻固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