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
“陛下,雍州牧職位太重,此前只是陛下曾擔任此職,人臣豈敢受。”秦瓊的理由是大唐雍州牧這個職位,跟尚書令一樣,以前只有李世民擔任過,而且這個職位太過重要了,過去也都只是以長史、治中主持府事而已,他一武將,實不勝任。
秦瓊不但要辭職雍州牧,連同參議朝政銜也要辭去,他說自己只是武夫,只曉得帶兵打仗,對于參議朝政這些大事,實是不懂,坐在政事堂里,聽著宰相參政們議政,他也不知道如何參與。
這下李世民就不由的認真起來了。
看來今天秦瓊不只是說說而已,是真要辭官,但是為何?
“叔寶,是不是有人說了什么不該說的話,不管別人如何非議誹謗你,但朕對你十分了解,我們君臣并肩戰斗多年,朕豈不知你的忠心,你不要把這些放在心里。”
“陛下,臣并非畏懼議論,臣只是自認沒有那個能力,便不敢尸位素餐,害怕耽誤陛下和朝堂,而且臣發覺近來身體很差,早年沖鋒陷陣無數次,大小戰陣數百,受傷無數,流過的血都有幾斗,如今未老已先衰,身體已經不行了,一個職位都做不好,更別說身兼數職!臣感謝陛下的看重賞識,但臣不敢耽誤朝堂之事。”
李世民思慮許久。
“叔寶你身體有疾,那就先專心養病,待病好之后,朕還要大用你呢。咱們君臣當年一起共患難過來的,如今希望你能與朕共富貴。”
思索良久,李世民接受秦瓊的辭職,同時允他辭去涼州大都督、雍州牧、參議政事等職銜,但皇帝依然保留了秦瓊左衛大將軍之職。
“左衛的具體事務,平常可交與檢校左衛大將軍張亮主持,若衛中有重要事務,朕讓他上門去請示如何處理。另外,你三五日去趟中書門下平章事,朕特授你平章事銜。”
秦瓊還要推辭,李世民卻是不許。
“你身體不適,那就三五日去趟中書門下,這總行的。老伙計,突厥雖退了,可朝中千頭萬緒還松懈不得,朕還需要你們這些老伙計的幫扶。”
皇帝對秦瓊再三挽留,對秦瑯的請辭,倒是很痛快的應下了。
“免去秦瑯檢校左司御率之職,加封為鎮撫司鎮撫使,賜絹千匹。”
離開東宮,秦瑯陪著秦瓊剛回到親仁坊,皇帝的敕旨便跟著到了。
皇帝詔敕加封秦瓊正二品輔國大將軍階,并賜絹三千匹。
“陛下說想向大將軍討要一樣東西。”傳旨的內舍史人笑道。
“什么東西,陛下需要盡管拿去。”
李世民派人來向秦瓊討要的是秦瓊的大鐵槍,“陛下說,大將軍此槍曾經縱橫南北,戰場上所向披糜,陛下欲將此槍珍藏,每當國家大陳設,則列于殿庭,以旌異之。”
秦瑯一聽,不禁動容,李世民意思是要把秦瓊這把武器拿去當做國家禮器,遇到重大場合,抬出來展覽的。
為何秦瓊這把槍這么厲害?
據說當年秦瓊打仗,好幾次直接提著槍沖到敵人陣前或城下,然后把大鐵槍猛的往地上一插,然后退走。敵人看到這樣的寶槍于是沖出來搶,可經常十幾個人都拔不出來,然后秦瓊騎馬返回,提著銅锏一頓砸,將敵人全都殺死,再拔回大槍,在敵陣前炫耀,打擊敵人士氣,揚我軍威。
不過很明顯,李世民要討這槍去做國家禮器,不僅僅是此,估計還是因為秦瓊激流勇退,讓李世民想用這種方式來給秦瓊更高榮耀。
“三郎,把我大鐵槍取來!”
秦瓊聽了也是異常激動,這大鐵槍雖說是心愛之物,是戰陣殺器跟隨他多年,但皇帝討要,他當然不會舍不得。
中書舍人珍重萬分的把大鐵槍用絲綢包好,再收入檀木盒中,從今以后,這把大鐵槍可就成大唐國寶禮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