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也挽起了袖子,帶著家兵隊黑云長劍一起干活。
大家的努力之下,張振家很快勉強又有了幾分家的樣子。
午后,村長過來了,大家見面互相說了番問候的話后,村長為張振家登記了信息,然后順便透露了些消息,比如哪家回來了,但少了幾人,哪家孩子沒了,哪家婆娘沒了等。
甚至有至今沒回來的。
“聽說村西的駝子一家都沒了,哎。”村長說完后,便拿著這登記好的手實去上報里正了,戰亂之后,官府要重新統計戶籍人丁等。
如駝子這樣亂中滅絕的人家,他們的田地要重新收回。
張振家感嘆著,也沉默了許多。
張振老爹發現家里的農具都沒了,估計被突厥崽子搶走去融鐵了,他拄著根棍子去地里轉了一圈,然后決定讓張振去縣里先買些農具和種子回來。
“先得把莊稼種下去。”
秦瑯讓阿黃陪張振去買農具種子,“若有牛馬,買匹回來耕地。”
張振連連感謝并拒絕,“現在這個時候難的有買,有也太貴,劃不來。今年就辛苦點吧。”
忙碌了半天后,張振帶著家人下了白渠里摸魚捉蝦,最后也居然摸出來不少魚蝦螃蟹貝殼的,雖然都是些雜七雜八的,不過大家臉上盡是高興之色。
“沒啥好東西招待。”張振有些局促。
秦瑯笑道,“這些可是好東西呢,加上四娘五娘找的野菜,煮上一鍋,味道可鮮。”
晚上,秦瑯親自操刀,做了一大鍋河鮮,味道還不錯,配上油茶面,大家在那還沒有屋頂的房子里,一邊吹著夜風,一邊賞著星空,吃的很高興。
附近左右也有返鄉的村民在吃飯,雖然簡陋,卻很溫馨。
秦瑯發現,這頓飯雖簡陋,可似乎讓自己更加感受到了一種難得的溫暖,似乎這些才應當是這個時代體現。
夜晚,天為被地為床,躺在星空下,秦瑯跟張振聊著天。
“你手里應當還有點錢,可以想辦法買點子雞鴨苗,眼下還有些草籽蟲兒吃,雞鴨能夠下蛋,下了蛋可以拿到三原或是長安去賣,這樣也能增加點收入。”
豬和羊在冬天的時候不太好放,沒有草料的話會掉膘。
張振也在述說著自己對未來的打算。
說到最后,他嘆聲道,“多謝三郎,你不但收留救濟了我們,給我們的這些錢糧衣物還讓我們有了重建家園的本錢。”
“這不是救濟,是你們的勞動所得。”秦瑯道。
他眨眨眼睛,望著天上的星星,突然想到,等忙完這段搶種農時后,冬季里大家會很閑,自己也許可以在長安或是京畿各縣都建一些干糧作坊,招收張振這樣的百姓來做工,既能給大家一個作工賺錢糧的機會,同時干糧作坊加工出來的干糧,也能讓有限的糧食變成更多的救災干糧。
“張振,你說如果我過段時間在三原縣再開個平康坊家里那樣的干糧作坊,你們還愿意回來做工嗎?給工錢也包吃住。”
張振一下子坐了起來。
“當然愿意了!”
“好,就這樣說定了,等大家忙完這段,我到時派人過來開作坊,你們來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