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監魏征新加門下省諫議大夫,一早卻騎著匹毛驢來到翼國公府。
“魏參政今日怎么有空光臨寒舍?”
秦瑯迎上前。
魏征站在門口,打量著翼國公府的門前獅子,“你這樣的寒舍,長安城可沒有幾家了。”
主客入府,來到廳堂。
“魏公可是因防災之事來的?”秦瑯開門見山的問,在他想來,魏征此來,應當與他向李世民建議的提前安排些百姓出關避災有關才對。
誰知道魏征卻搖了搖頭。
“我是來傳陛下口諭的。”
這下讓秦瑯愣住了,皇帝讓魏征來傳口諭?
“鎮撫使秦瑯聽口諭!”
秦瑯趕緊起身。
“朕接百騎密奏,近日來,長樂王李幼良屢屢有對皇上不敬之語,并頻頻與手下密謀,暗里網羅無賴亡命,著鎮撫使秦瑯立即接手調查,欽此。”
秦瑯回過神來,沒想到魏征居然是傳這樣一道旨意的。
“為何會是魏公前來?”
“這件事情很嚴重,如今長安可不能有宗室之亂,你趕緊查吧。”
李世民和魏征等宰輔其實都已經料定了李幼良謀反事實,不過要拿下這樣一位宗室郡王,尤其是剛經歷了削宗室爵位之事后,若沒有點鐵證,那么就可能會引發其它室宗或功臣們的不滿猜忌。
李世民需要快刀斬亂麻,更需要鐵證如山。
“長樂王為何謀反?”
魏征直言道,“其實李幼良早就有反狀了,并非現在,也非因為此次削爵之因。”按魏征所說,李幼良做為太上皇六叔李祎的兒子,從小就是個性情暴躁的紈绔子。李祎在大唐建立后,被追封為郇王。
李祎六子,伯叔仲季德幼排序,幼良是老六,與兄長們俱封為郡王,后因其兄長叔良在武德四年時抵御突厥中箭而死,皇帝對李幼良兄弟幾個比較恩賞。
可李幼良驕奢淫逸,性情依然暴躁不改,皇帝封他左武衛將軍,可他多行不法。有人偷盜他的馬匹,他派人追查,查到后并不報官,而是直接派人將盜馬賊殺死,并殺人全家。
此事引得李淵大為不滿,曾經在殿上當眾責斥,并讓禮部尚書李綱召集大臣,當眾將其杖責警戒。
就因為此事,李幼良便暗懷怨恨,從此開始密謀造反。
后來皇帝授他為涼州都督,李幼良出鎮邊關,更是暗里招募了許多無賴亡命為左右,在涼州橫行不法,并暗里勾結突厥。
百姓都怨聲載道。
只是還沒有等他起兵造反,李世民在長安發動兵變奪了太子之位,并很快派秦瓊取代他做了涼州都督調他回京。
當時李幼良還沒做好準備,最后還是依旨返京。
可在京這段時間他并不老實。
尤其是前些天朝廷削宗室爵后,李幼良雖然在未貶削六王之中,可李祎這一支,他兄弟六王,只存他一個,原本他兄弟六個的子侄年長者也皆封王或國公等,這次也都削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