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良更是心懷怨恨了。
他屢屢在府中與手下密謀,或酒后揚言要造反,這些秘密之話被百騎暗中偵得。
這種偵訊之事,本來應當是鎮撫使的職責,現在卻讓百騎那邊先查到,這無疑已經是鎮撫司的失職了。
李世民對這種謀反之事,絕不能容忍,尤其是現在災患來臨之際,搞不好,會很麻煩。
秦瑯接下口諭,也不敢耽誤,趕緊去了鎮撫司。
“李幼良那邊,有沒有人盯著?”
秦瑯直接召來魏昶,他是負責監察這塊的,按理京師百官,諸衛將校,都應當有他手下的暗樁密探盯著的。
這些人一舉一動,但凡有點輕舉妄動都不該逃出手掌心。
魏昶見秦瑯面色不好,回道,“最近三郎你不常來司里,有些事情屬下沒能及時匯報。司里最近偵知利州都督義安王李孝常有異動,此前他奉勤王令率兵前來長安,可后來朝廷詔令各地都督刺史等統兵返回,李孝常卻假借理由不還,且暗里與右武衛將軍劉德裕,監門將軍長孫安業,以及中郎將元弘善等私下密謀,互說符命,欲發動兵變,以迎太上皇復辟臨朝!”
“還有這事?”秦瑯不由一驚。
“因為之前沒有足夠的證據,因此屬下近日調集各方人手,全面在偵查此案,已經有些進展,初步掌握到一些證據,但還未偵知詳細的謀反者名單,以及他們的詳細陰謀。”
本來說長樂王李幼良要反,誰知道這義安王李孝常也要謀反。
一個是勾結突厥,想要兵變自己當皇帝,一個則是勾結禁軍大將,想要發動奪門兵變,迎太上皇復辟。
李孝常也是宗室,但他其實跟李藝身份一樣,原本并非宗室,當初他以隋朝六大倉之一的永豐倉獻唐軍,也算是給了李家父子起兵之初極大的支持。
李孝常論起來其實也是排到幼良一輩。
這個案子牽扯不小,長孫安業那是長孫皇后的異母兄長,沒有點確切證據,魏昶也不敢隨便上報。
“三郎,長樂王難道也牽連進來了?”魏昶問。
“李幼良在謀反,但跟你這案子無關。”
魏昶驚訝,“這些王爺怎么都想著謀反?”
“你繼續盯著李孝常他們,把已經查到的一些證據交給我,我讓林三帶他的人去盯幼良吧。”
等拿到了李孝常謀反的一些證據后,秦瑯給林三做了任務布置后,便匆匆趕往東宮。
顯德殿。
李世民看完秦瑯的報告,久久無言。
“好大的膽子!”
“陛下,鎮撫司最近都在全力盯這個案子,人手有些不足,導致沒有足夠的精力盯長樂王,未能及時發現他圖謀不軌,臣請罪。”
“你們做的很好。”李世民道。
相比于李幼良的謀反案,無疑李孝常這伙人的謀反,才讓李世民更加暗暗心驚,他們這是準備擁太上皇復辟呢,誰也不知道這里面有沒有太上皇參與其中。
李幼良謀反,成功的可能太低,只是作死。但李孝常謀反,可就不好說了。
“涇州李藝,有沒有牽連到這兩個案子里?”李世民始終記得李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