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撫使因給大家發糧被彈劾后,鎮撫司上上下下數萬人都深表不滿。好在皇帝并沒有因此降罪于翼國公,反而還給了他賞賜,對于翼國公做主賞賜的糧食也沒有收繳,反而加倍。
這一下子,鎮撫司上下,可就是歡欣鼓舞,大家都感嘆遇到了秦瑯這樣的上司三生有幸,遇到當今圣上這樣的開明仁厚君王,更是八輩子積德。
大家提著袋子推著車,又領了一遍糧食。
而這次普通司中士兵們賞賜翻他倍,官員們更是按品級多有賞賜。
秦瑯親自主持了這次發糧,有他的親自坐鎮,沒有鬧出半點問題來,大家都及時的領到了自己的賜糧,沒有摻假沒有少數沒有壞糧,官員們也沒有以權謀私多拿。
不過眾人在領到了自己的那份賞糧之后,還是有意外發生了。
原為左驍衛士兵的張買茍,在領了一石加賞粟谷后,司里登記的書吏卻叫住了他,“等下,還有樣好東西呢。”
吏員張尾仁給提來一個兜子,卻是十只小雞崽。
張買茍疑惑的看著本家,“這是?”
“這是咱們鎮撫使額外給大家的賞賜,一人十只雞崽。”
“我要這十只雞崽做什么?再說,我住在軍營之中,如何養雞啊。”
“這個你不用操心,總之呢,這是個福利。你說的問題,咱們翼國公哪會想不到,知道軍屯嗎?軍屯就是駐扎邊境之時,會派士兵輪流耕田。現在咱們每人發十只雞崽子,然后呢,平時大家不也是輪值當差嘛,司里會給你們安排好的。”
所謂安排,其實就是鎮撫司下各部,都單獨新設一個養雞隊,抽調些人出來,專門照顧這些雞鴨。
其實就是類似于讓他們搞點三產副業,派人到長安郊外圈地點搭棚養雞養鴨,甚至要養豬。
“發給你們的雞鴨呢,集中起來專人看養,等到將來可以賣蛋或是賣雞鴨,所得的錢再分給大家。”
張買茍覺得這是不務正業。
可張尾仁說這是鎮撫使給大家的福利,雖說眼下大家都發了糧食賞賜,可以應對眼下的糧荒,但未雨綢繆總是好的。
“總之呢,你苗子你先領下去,這里還有十只鴨苗你也按下手印。”
張買茍便只好按下自己手印,領取了這十只小雞十只小鴨。
鎮使司又分糧了,這次還分了雞鴨,這個消息一出,整個長安又頓時側目,鎮撫司又成了長安的熱議對像。
有人酸,有人羨慕。
鎮撫司的人現在走在街上,胸脯都要硬挺幾分,有居住于長安坊里的,街坊們看到都要親熱不少。
當然也有許多人妒忌恨,稱秦瑯這是亂來,壞規矩。
雖然后來大家也都弄清楚了,所謂分糧分雞鴨,其實糧食是皇帝下旨加賞,雞鴨是鎮撫司的公廨錢采購的雞鴨苗子,每人一樣分十只,然后再由司里派人一起在郊外喂養等。
但依然架不住他們的羨慕妒忌恨,無數人開始噴秦瑯,許多官員們終于忍不住直接上章彈劾,稱秦瑯讓負責警衛京師的鎮撫司士兵去養雞養鴨,是不務正業等,用鎮撫司的公廨錢買他自家孵的雞鴨苗,這是利益輸送,變相的搞錢貪污。
只是這一次這些奏章呈上去,便如泥牛入海,連點波瀾也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