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里的糧食,因為是供給京師皇宮和百官的,所以來源是各州縣正倉里收的上好糧食。
正倉則是存的租子,也就是全國各地課丁們納的田租,一丁兩石,這個租繳入州縣正倉,再通過設于一些水陸要沖的轉運倉,運入長安,或是一些重要大州的倉城之中存儲。
比如洛陽的含嘉倉,能儲糧千萬石,便是一座巨大的中轉倉。
此外各地還有義倉,最早是讓百姓們自己在收獲后存入,以備兇年救饑荒的,這種原本是屬于民間百姓自己管理的救災倉。
在隋朝時,朝廷還設立過常平倉,用以調濟糧價,豐年糧價低時買入存儲,災年之時再平價糶出。
另外軍隊里還有軍倉,特別是在一些邊地軍屯區,會有自己的軍倉。
太倉是歸司農寺太倉署管理,而正倉歸各級官府管理,義倉原本是民間自己管理,現在災情當前,朝廷已經下令,由官府接管義倉了。
而眼下,整個京畿地區,不管是什么倉,統一都歸鎮撫司接管,只要涉及糧食,就都是由鎮撫司直接處置。
鎮撫司現在對于糧食有優先處置權。
而鎮撫司本身就有超然的司法權,所以秦瑯對于太倉的這些老鼠們,便有了極大的處置權,根本不需要跟戶部、司農寺、大理寺等部門扯皮,直接封倉、查賬,抓人。
“現在看來,情況比我們之前預料的還要惡劣,連太倉的糧都虧空如此嚴重,其它倉里的糧食,只怕也會比賬上難看的多,我們的糧食會比預期的少。”
從門下省過來的馬周,一臉的憂傷,他現在是李世民的機要秘書,對于太倉的真實情況十分擔憂。
“早點捅破這些膿包也好,這樣才心理有數。”秦瑯道。
“三郎你有什么打算?”馬周問。
“能有什么打算,只能是逆流而上了,先把這爛攤子接下手,搞清楚實情吧,然后,就是如何配給了。把這有限的糧食,最大限度的供應給長安百姓。”
“可糧少人多,終究還是不夠!”
馬周說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饑荒歸根到底還是糧食供應不足,打擊這些倉鼠、奸商們,只能說有所緩解,但糧食終究只有那么多,依然還是會不足。
剩下的這個缺口如何填補,這才是最關鍵之處。
秦瑯給出的解決方案只有兩個,一是朝廷頒詔輸粟授勛、階,就是用官階來刺激那些商人豪強們,讓他們運糧入關。
然后還有一個辦法,就是重開常平倉。
“我擬計劃重建常平倉,鼓勵各地的商人,運糧入關中,以市價收購。”
“市價收購?”馬周有些疑惑,“之前鎮撫司發出的命令,不是已經禁止關中糧商私下交易了嗎?”
“一碼歸一碼而已。”
之前秦瑯確實發出了禁止糧商交易的命令,這主要是為了把糧食全都控制在官府手里,避免糧商們囤積居奇,使的百姓買不到、買不起,這條命令,主要就是針對關中的糧商的。
而現在新的這條,則是針對關外的商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