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府不良人們挨家挨戶的上門通知長安百姓,告訴他們鎮撫司的新令,封閉三天的糧鋪,也終于可以再次買糧了。
楊二毛急忙叫妻子去拿口袋,“多拿點錢來,今天糧價肯定又大漲了。”
“等一下,還得先給你們發糧票,沒糧票你們去了有錢也買不到糧。”
“糧票是啥?”
不良人胖頭道,“其實就是類似于戶貼的。”
有坊正還有縣衙里的胥吏相陪,這次鎮撫司親自上門來給百姓發放糧票,根據各家在衙門里的戶貼手實,按照上面登記的戶籍人口,給糧票。
這些糧票雖只是一張紙,但上面確實跟戶貼一樣,記錄家中幾口人、奴婢幾個,以及老、丁、中、小、黃、女等幾口,然后根據鎮撫司的居民糧食供給規定,定了相應的糧食數。
比如說丁男一天的口糧就比婦女的口糧定的多,老人小孩子又比丁少。半大的中男中女,則比小孩多。
“這是十天的口糧購買憑證,憑此證去往各坊門口新設的糧鋪購糧,記住,憑票購糧,糧票是記名的,不得出售、轉借等,所購之糧也不得出售,違者重罰。”
楊二毛按鎮撫司士兵的話,在本子上按上自己的手印,然后領取了自家的糧票,他不識字,一名縣吏告訴他上面是粟谷多少斤、小麥多少斤,甚至還有大豆多少。
五谷搭配,粗細兼有。
甚至戶貼上也注明了價格,粳米一斗是二百錢的價格,粟價格略低,總的來說,比前幾天糧市便宜不少,比黑市的更是便宜。
千恩萬謝過后,楊二毛珍重的把那張糧票放入懷里,雖然說這張糧票別人撿去也沒用,但萬一自己掉了可就買不到糧了,就算補辦也會非常麻煩的。
趕緊叫來了婆娘,兩人提著袋子便往坊門走。
一路上,見到街坊鄰居們也都提著袋子拿著筐的出來,都是去買糧的。
有些人則還有些懷疑,之前東西市糧價日日飛漲,排隊還總是買不到,這次能買到嗎?
到了坊門口,只見原來的街鋪旁邊,居然新建了一座屋子,旁邊有鎮撫司的士兵看守,里面有堆積的糧食。
“排隊排隊,先來后到,都排隊。”
楊二看著那鎮撫司士兵手里明晃晃的刀槍,倒也沒敢造次,和其它人一起老實的排隊,排了不算久,總算到了自己。
遞上了糧票,然后由坊正和幾名坊中耄耋老人做保確認身份,再把錢交上,終于領到了自己糧票上的糧食。
看著那粟米、小麥、大豆等,楊二毛還有些不敢相信,幾天買不到糧,他都已經在考慮是否要出京逃難了,沒想到今天有了這糧票后,真的就領上了。
按上手印,確認領取。
“記住這是你們一家十天的口糧,節省一點用,不得倒賣轉售,否則取消購糧資格!”
楊二毛滿臉笑容的點頭。
提起糧食,夫妻二人從一邊離開,看著還在排隊的街坊們,楊二毛滿是得意,甚至跟熟人打起招呼,“真的能領,跟票上一樣的,價格就是粳米二百錢一斗,粟麥都要便宜一些,糧食都是好糧·······”
“孩他娘,今天終于可以吃頓飽飯了。”
婦人背著糧,“也不知道下次領糧是什么時候呢,這些糧食可得節省著點吃,我看今晚煮粥喝,正好娃兒之前在城外找了些野菜回來,搭著吃。”
楊二毛道,“又喝粥?”
“有時總要想著無時。”
“那我一會去看看能不能釣點魚回來,煮個魚湯也好。”
·······
太平坊,秘書郎鄭玄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