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吃飽喝足,這會也沒心思在繼續議政了,于是宣布今天議事結束,明天到東宮接著議。
“三郎啊,朕聽說你今年以那火炕孵化之術,可是大顯神通啊?到底孵了多少雞鴨鵝,又開了多少個雞鴨場?”
“陛下,本意都是為了治蝗。”
李世民呵呵一笑,“蝗災要過去了,天也要涼了,百姓手里那么多雞鴨,確實要想辦法收了,否則若是凍餓而死,百姓可損失不小。”
“請陛下放心,臣已經在建熏臘等加工坊,準備向百姓收購這些禽、蛋,然后熏、臘加工為干貨,或制成肉松等以便以儲備、運輸······”
“年紀輕輕的,不要總想著貨殖錢財這些,那些事情交給家中管事奴仆們去做就好了,你有空多想想正事,這科舉考試改革,朕希望你多用點心。”
在皇帝的眼里,什么養雞養鴨這些,就是小道,絕不是什么民生大事,他聽不進什么養雞鴨是改善城市居民副食品供應,也不會真去理會養雞鴨能大幅提高農民副業收入這些。
在他眼里,秦瑯養的雞鴨這次能夠對治蝗有些幫助,已經算不錯了,既然蝗災過去,就沒必要再繼續花心思在上面。
“朕打算從十二衛下,抽調一千名從軍十年以上,三十歲以下,勇武有功的府兵入內庭受訓,名曰御訓,以他們組建千騎營,你以為如何?”
李世民突然說到這事,倒是讓秦瑯很意外。
仔細思考許久,覺得這是李世民要繼續加強對軍隊,尤其是京畿、禁衛掌控的一個手段,當即道,“陛下十六歲起兵,南征北戰,戰功赫赫,是歷朝以來天子中少有的武功天子,陛下用兵如神,由陛下親自御訓自然是極好的。”
秦瑯干脆提議,不如在禁苑設立一個講武堂。從各軍中抽調那些年輕、勇武有功的隊級軍官來京,由皇帝和在京諸衛的大將們負責教導兵法戰陣等,平時他們也還擔負起宿衛宮禁、隨駕侍衛的職責。
類似于漢武帝的羽林郎,但比羽林郎還要強一些,因為羽林郎主要是以死難王事的忠烈子弟少年為之,而現在秦瑯講的卻是選那些基層一級的隊官們為主,全是從軍十年以上,有戰功正當壯年當打的兵王們。
主要是教他們指揮這塊,類似于是一個軍官培訓班。
又充當天子親衛。
李世民一聽,大為稱贊,這話簡直是說到他心底子里去了。他想在內庭建千騎、御訓,正是想再造一支忠誠的親軍。
而現在秦瑯的建議,不但能讓他新增一支忠誠親軍,還將新開一條源源不斷培養忠心武官的路子。
“講武堂每年從軍中招一千人入學御訓,以三到四年為一屆,屆滿后再下放軍隊提拔重用,擔任旅帥等基層軍官······”
“善!”
皇帝于是決定,在玄武門外的御苑設講武堂,首招一千名隊頭隊副火長級的底層軍官來御訓,并賜名千騎營。
“便以北門左右屯營設左右羽林軍,千騎營隸屬其下。”
北門禁軍正式設置羽林軍,有千騎營、左右屯營,還有百騎司。
左右衛的內三衛共十府兵駐于皇城內。
皇城以南,九門、六街的守門、巡街三萬人馬,改為左右金吾衛,左金吾守門,右金吾巡街,依然隸屬于鎮撫司。
秦瑯很認真的聽著,并沒有打斷皇帝的構想。很明顯,皇帝已經正式構筑起了全新的長安衛戍力量。
北面是左右羽林軍,南面是左右金吾衛,而城外是十二衛番上府兵駐防。
左右羽林軍和左右金吾衛都不隸屬兵部,反而是分別隸屬于百騎司和鎮撫司,二司又都直接聽令于皇帝。
不能說李世民不再信任秦瑯,否則不會繼續把鎮撫司交給他,也不會再把新設左右金吾衛交給他統領,只能說李世民是從長遠打算,鎮撫司和百騎司互相監督,北衙四軍和南衙十二衛互相制衡。
皇帝的手段已經越發的高明起來,學到了李淵的平衡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