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啊,現在就差不多可以去各地找漁民預訂魚苗了,只要有這五種魚苗,我們都定了,讓他們給我們留著,等開春后就開始放苗入塘。”
這年頭養殖行業都不算成熟,最大的問題不是你想養什么就養什么,還是缺少苗,沒什么專門的養苗子的,基本上都是漁民們捕魚打網時捕撈到篩選下來。
所以秦瑯打算以后要自己搞點魚苗養殖,繁殖、篩選、運輸、賣苗,掌握養魚的上游源頭,就跟他養雞一樣。
現條件下,秦瑯其實也沒有人工繁殖魚苗技術,他搞不出那種激素,也沒那條件,只能說自己養,然后到時捕撈篩選魚苗,比起野外捕撈肯定要強上許多。
不過一般優秀的老漁民們,都能掌握一些魚產卵的卵場,這些漁卵場其實都是天然形成的,有獨特的水文水溫條件,所以魚每年都會定期前往產卵,因此在特定的時間里去捕勞魚苗,其實是有條件的,只不過販運魚苗會比較困難,尤其是遠了更不行。
“這堤還要加固一下,開春化凍之后,就要把桑樹全種起來,到時桑葉養蠶,富余桑葉還可以喂羊,尤其是曬干后還可存做羊的過冬糧。”
桑樹既可固堤,又要養蠶喂羊,羊糞可肥田喂魚,羊毛羊崽又能賣錢,魚糞淤泥又能肥桑樹,可以說這是很優秀的養殖經濟模式了。
“不種柳嗎?”
“柳樹經濟效益不高,我們這就不種了,全種桑樹。塘中間那些堆起的土石堆,不適合種稻,就種些棗樹核桃樹櫻桃樹梨樹這些果樹,再種點瓜果蔬菜。到時有河底淤泥,又有水,能保證些收成。”
秦瑯站在堤上,一副指點江山的模樣,他描繪出來的未來遠景,令老王憧憬不已。
對于秦瑯的話,他深信不疑,再不置疑了。
而對秦瑯來說,其實這里不過是他的一塊實驗田,一塊實驗生態養殖,新型莊園經濟的實驗田,只要這塊實驗田成功了,那么以后這個模式就能全面推廣,能產生更大的收益,甚至也能讓更多人受益。
“三郎,最近隔壁那老李天天賊眉鼠眼的過來偷偷張望,這老家伙是想偷學咱們呢。”
“讓他學吧,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再說了,這新的莊園經濟模式一出,只要有心人,都能看出來門道的,所以想瞞也瞞不住,倒不如大方的讓他們來學習。當然,光靠看,沒個幾年也難以琢磨透,你可以直接跟老王說,若是他愿意交點學費呢,我們可以直接傳授技術,讓他過來親自跟著學習,咱們也不會要他多少學費的,讓他考慮一下。”
“三郎,可不能教,教會了徒弟餓死師傅哩!”老王急道,這位老王,總是處處為主角著想。
“與其讓他們自己瞎琢磨,還不如收點學費教他,反正他自己琢磨早晚也能琢磨出來的,現在教還能收幾個學費不是么?再說了,等他們學會以后,肯定也會想跟著干,到時我們正好可以向他們出售雞鴨苗子豬羊崽子甚至是魚苗子等,這不挺好?”
后世多少搞養殖的沒賺錢,賺錢的全是賣苗子的?
老王一拍大腿,“三郎說的倒是咧,有道理。”
秦瑯哈哈一笑,其實他愿意傳授一個是因為這東西別人看幾次,慢慢琢磨總能琢磨出來,二個則是這里畢竟是京畿,背靠長安京師,養殖市場很大,就算教會些徒弟,也不會市場飽和,這年代,副食品經濟市場,永遠都是供不應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