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堂食,君臣們吃的五味雜陳。
在秦瑯描繪的一個個美妙前景下,在那一個個驚人數據下,李世民覺得那紅亮的東坡肉也不香了,燜羊肉也吃不出味道了。
李世民很清楚秦瑯給他出了一個多大的難題。
他很清楚秦瑯不會騙他,如果實行,前景確實會有如此美好。但問題是,他敢提起秦瑯這把刀砍下去嗎?
那頭是誰,他很清楚。
秦瑯第一刀砍向了佛門道家,李世民支持了,現在第二刀要砍向整個朝野上下的士族豪強們,他有些猶豫了。
他的天下還沒有坐穩。
他不知道他這幾刀砍下去,這天下的局勢會不會變成如大業末年一樣,到時人人離心,處處烽煙。
世間最痛苦的可能莫過于此了,他缺錢,而秦瑯給他找到了一個巨大的寶藏,那里有每年上千萬貫上千萬石的糧源源不斷的產出,但寶藏邊卻有許多兇獸在守護,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打贏它們。
看的到,卻拿不到,那份痛苦·····
到最后,皇帝并沒有馬上表態,他放下筷子,再也吃不下去了。他對秦瑯的回答是授權轉運司立即開始全天下大普查,清查戶籍丁口,丈量全國各地田畝、礦產,要在明年底之前完成確權登記頒契。
至于到底要不要實行地稅,要不要開征鹽稅這些,皇帝沒說。
但皇帝也沒有拒絕。
皇帝需要做更多的準備,調查更多的情況,他需要知道在這場戰爭中,會有多少人站到他的一邊,又有誰會站到他的對立面。
李世民只要搞清楚了這些,才敢做最后的決策。
讓秦瑯先開始搞普查,也是既不耽誤時間,也給他爭取一些時間。
在結束堂食前,皇帝賞賜秦瑯金玉食器一套,理由是秦瑯兢兢業業忠于王事。
走出廊廂,皇帝撫著秦瑯的背,語重心長的道,“我與你父親叔寶情同兄弟,如今你又是我女婿,因此我是把你當成兒子看待的。”
“普查的事你全力去辦,另外度牒一事成效不錯,你也不要就此懈怠,要趁著這股勁,一口氣辦完。”
半個長安的僧道就貢獻了百萬貫的度牒費,全天下的僧道的度牒都賣出去,就能帶來幾百萬貫的收益,李世民急需這筆錢。
“還有糧食,你也要加緊調控,關中仍然還有巨大的糧食缺口,要想辦法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