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面對這兩大噴子,只能道,“卿等有何真心話,盡管講出來!”
魏征很不客氣的道,“臣縱觀古代帝王,有的興起有的衰弱,好像有了早晨就必然有夜晚一樣,這都是由于耳目受到蒙蔽,不了解當時政治的得失,忠誠正直的人不敢直言勸諫,邪惡諂諛的人卻一天天得勢,君主聽不到自己的過失,最終自然滅亡!”
“可愛非君,可畏非民,莫以天下無事,四海安寧,便不存意。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不用,誠可畏也。自古以來的失國之君,都是因為在安定的時候忘記了危亡,在清平的時候忘記了動亂,所以不能長治久安。如今陛下富有四海,更應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那樣謹慎的姿態。古人云,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可畏,誠如圣旨!”
說到激動之處,魏征更是干脆指著秦瑯道,“臣請陛下為大唐長治久安之計,為天下太平計,請將秦瑯除籍為民,長流嶺南,不復使其回中原也。”
王珪也跟著奏請,“臣請誅殺秦瑯,此人妖言惑眾,此正是楊廣之虞世基、裴蘊之奸臣也,若信秦瑯,則大唐將永無寧日。國家危亡,都是由此等人而起,隋煬帝死于匹夫之手,也正是因他聽信奸臣小人之言,殘害百姓,故他死后,天下百姓很少有人為他痛惜的。”
封德彝居然也落井下石。
“陛下,當今大亂之后,不可造次也。”
韋挺跟著進諫。
“隋時百姓縱有財物,也難以保全,我大唐平定天下以來,一心一意撫恤百姓,每個人都能維持生計,保護自己的財產。若是陛下如今開始整天琢磨著如何從百姓手里奪取更多的錢財,加征各種稅賦,巧令名目巧取豪奪,那即使陛下多次減免百姓稅賦,給他們許多賞賜,又有何意義呢?那豈不是又走上了楊廣的老路?”
戴胄也言,“當初王師攻入長安的時候,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可煬帝意猶未滿,依然橫征暴斂不斷,至百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遂至滅亡!此近在眼前的教訓,不可不防!”
“陛下即位之始,霜旱為災,米谷踴貴,突襲侵擾,州縣騷然。陛下當憂心百姓,精心治理國政,提倡節儉,大力廣布恩德。只要陛下能夠心恤百姓,那么就算暫時日子艱苦,百姓東西就食也不會有人埋怨。”
“相反,若是如今陛下開始整天琢磨著巧立名目從百姓手里加征稅賦,這便會令天下士民寒心,到時人心失了,就再也找不回了。”
“人心重于千金也!”
秦瑯一聲不吭在那里被圍攻。
好在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這幾員皇帝心腹重臣,始終沒有加入圍攻之中。
只是秦瓊卻已經面色蒼白,這位戰爭上面對千軍萬馬都不懼膽怯過半分的大將軍,卻在這殿上被這些文臣的嘴驚到了。他驚懼的是兒子被他們罵成了奸佞小人,他擔憂的是兒子今天可能難以全身而退。
他心憂如焚。
這些人,嘴如刀劍,殺人不見血。
秦瑯冷笑。
他平靜的看著這些家伙,一個個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實際上他們就是那些官僚士族的朝中代言人,他們只是不愿意犧牲自己的利益而已,哪來那些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