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寂靜。
李世民擁著長孫在懷。
“陛下睡不著?”
“嗯,朕今日與懷良一席話后,感悟良多。從前,太原起義兵,那時起東征西討,雖然強敵環伺,但我知道敵人是誰,在哪。而現在,朕常感覺到迷惑,有種有力卻無處使的感覺。”
他執掌了這個天下,但想要完成他登基前在太極宮對父親說過的那些話,卻不容易。那時他以為并不難,畢竟他東征西討戰無不勝,從沒畏懼過,也從沒失敗過。但坐在這個位置上越久,便發現越艱難。
雖然王君廓李瑗羅藝李幼良李孝常劉德裕等人謀反,被查獲斬殺,但暗里又還有多少人在埋伏著,等待著呢?
李世民想當一個有抱負的君王,一個有成就的君王,而不僅僅是當一個皇帝。但是現在,他連天下都還未曾真正一統,河套草原,漠南之地,都還在突厥人的手里,又談何成就霸業?
他以前有些瞧不起楊堅楊廣父子,覺得楊堅太會耍權謀之術,缺少王霸之氣,而覺得楊廣又驕奢淫逸不知變通,但現在自己當皇帝了,才知道大唐如今距離隋朝還有極大的差距,現在才明白,楊堅那樣的天子是多么的厲害了得。
而他現在連楊廣都還不如。
他連這個帝國都還未真正掌控過,楊家父子積聚的錢糧堆的滿府滿庫,可以吃用幾十年,而他現在連隔夜糧都沒有。
先前秦瑯跟他聊了許久。
其中秦瑯聊到目標這兩個字,說不管是百姓之家,還是朝堂宰輔,又或天下之主,都應當有計劃有目標,這個計劃目標不能好高騖遠,得腳踏實地。先有了目標,然后列計劃,再然后一步一步的去實現他。
人無目標,力氣就不知道往哪使。
秦瑯問他有什么目標。
李世民幾乎是不假思索的答說要恢復楊堅父子建立的那萬國來朝的天朝體系。
說完他自己也愣了。
原來自己現在想的,也不過是重走別人的老路,甚至只是想追上前人而已。
可秦瑯卻說他這個只能算是遠期目標,他問皇帝近期目標。
李世民說滅掉突厥。
秦瑯又說這應當是中期目標,近期目標不可能是這個。還提出了五年為一期的五年計劃概念,說以五年為一個階段,去完成一個階段性的目標,這樣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國力潛能。
秦瑯堅決反對無為而治,雖然無為而治能夠休養生息,讓民安養。但這只是一個中策,絕不是上策。
大唐并沒有那么多時間可以無為而治,大唐要爭分奪秒的應對各種挑戰,懈怠不成。
李世民倒是很贊成這番話。
可他迷茫了,不知道他要如何制訂一個五年目標。
“觀音婢,你說朕當如何先定他一個小目標?”
“小目標?”
“就是五年計劃,懷良打比方說,好比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五年計劃可能就是添兩個孩子,或為兒子攢娉禮娶個媳婦,又或為女兒置辦好一份體面的嫁妝,然后尋個好人家,又或者是添買幾畝地,或是買上一頭牛,或買個奴仆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