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運司衙門雖然權力不小,但主要管的還是財權,而鎮撫司不僅有監督權,重點是他們對京城的治安這塊很強力,有一萬五千人的金吾衛,又還有詔獄和九門金吾監獄。
鎮撫司全面出動,一時間京師大大小小的佛寺被團團圍住,道觀那邊倒是好的多,畢竟他們勢力不如佛教,這次也不是重點打擊對象。
挨坊挨寺封寺,宣告沙汰僧道詔令。
各寺僧人被聚集起來,先查驗度牒,對于沒有度牒的直接先帶走,暫入金吾獄,這些人查明身份之后,確認無案底就將直接送去邊地安置移民墾荒,運氣好的說不定還能配上一個尼姑成家。
就算有度牒的也要考試,只是這一次考試內容嚴格,相比起上一次考試的隨意,這次不但得能通讀三經以上,而且還得對經文有很好的解讀才行。
甚至還得能寫。
能通經能抄經還要能解經,還得是三經以上,這考試條件直接就將大把的僧人打落下來了。
通過的直接先送去了平康坊鎮撫司衙門,這些人將統一起來,再考一次,最后選出一千人出來,送入宮中參與由皇帝親自主持的佛門殿試,最后再選出三百人來授給袈裟禪杖度牒,于長安城外敕建報國護國衛國三寺住寺修行。
其它的所有僧人,都將統統強令還俗。
年長者送回原籍,年輕者直接移民邊疆墾荒屯田。
雞飛狗跳的一天。
第二天,一千名選出來的有修為的得道高僧,被羽林軍送入宮中殿試。
這一千人,都是起碼五十歲以上者,年紀較大,完全是按秦瑯的要求選擇,一來年長者確實修為更高些,二來也是為了不讓那些青壯者繼續為僧。
皇帝親自主持的這場殿試,其實非常簡單,出了一道策問題目,題目就是如何成佛。
這個題目可以說簡單又可以說復雜,反正各有各說,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每個僧人做一千字的策論。
最終由宰相們先選出三百人,然后再由皇帝從中選出三位最好的,授予他們報國、護國、衛國三寺的住持之位,然后這次的殿試就結束了。
其實能參與殿試的和尚們,個個都還是有些真本事的,不管學習的哪些佛經,也不管他們是哪一宗派的,肯定各有領悟修為,但不管策論如何,最后只選三百人。
故此結果其實并不是太重要。
“傳令給秦瑯,這名單上的三百高僧留下,其余長安各寺僧人,全都還俗!”
對于尼姑,這次一個都沒保留,全都強令還俗,沒有理由,就是命令,長安城也暫時不再設尼姑庵。
長安僧人雖眾,可皇帝直接把天子六軍都調動起來,全城協助秦瑯處理這些佛寺僧人們。
這種時候,就體現出天子親軍的優勢來了,這北衙六軍,對皇帝的忠誠度是極高的,執行命令起來雷歷風行,毫不拖泥帶水。
而秦瑯也馬上給長安的勛戚貴族高官豪族發了邀請貼,稱三天后將要舉行一場規模盛大的拍賣會,邀請他們出席。
所有接到請帖的人家都知道,這次要拍賣的是什么,是無數原本屬于諸寺的寺院田宅商鋪作坊碾房奴隸等,都是些好東西。
如今,正等著他們去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