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說要開市舶局,要在要港設關征稅,李世民現在也沒有覺得什么不妥了。
至于稅率,秦瑯提出進出口都是二十稅一,也不管你船大船小,反正把你的貨物估值計稅,對于入關的舶來品,如果商品是在朝廷的采購目錄上的,則可以直接二十稅一的征貨抵稅,這些貨入朝廷的常平倉,運到其它地方去賣,或者是供給宮廷等。
總之,秦瑯對李世民描繪的前景是只要這市舶局穩了,那么一年百萬貫的關稅,再加上經營舶來商貨的收益也當有百萬貫,一年下來,能入兩百萬貫。
“什么時候能達到這個數字,要幾年?”
秦瑯沒想到李世民比他還急了,只能說,“三年,每年起碼能有三十萬貫收益,五年,五十萬貫,十年后,當有百萬貫,十五年后,每年便能至少入賬二百萬貫。”
除了關稅,重點在和買,就是比如香料等這些緊俏熱銷商品,市舶司直接在港口便買下一部份,然后再運到內地去賣,其實就是充當個經銷商,這種經銷商當然能賺錢。
“好。”
李世民有些嫌時間太長了,但終究還是沒多說什么。
秦瑯去見長孫無忌。
之前長孫要他寫份關于稅改的折子,給他這么長時間了,也沒見長孫無忌結果。眼看著都已經過完年許久了,秦瑯有些坐不住了。
畢竟他跟李世民吹過牛逼,說要在今年內完成人口普查,要括戶新增二百萬的,但現在還沒半點動靜,這怎么耽誤的起。
他可是記得歷史上有個跟皇帝吹牛逼,最后因為沒實現而被碎剮的老袁的。
見到長孫無忌,這位對秦瑯倒挺客氣,長孫家這次成了國公糖的重要經銷商,秦瑯把河南這塊的白糖經銷都給了他,這意味著,要在河南這塊地界上賣秦家的國公糖,都只能找長孫家批發,否則就算在別處買了糖,你也不能在那地界賣。
一家獨占了這么大一塊市場,長孫家當然十分滿意。
“年前給長孫公的那份計劃書?不知長孫公看過沒有?”
“看過了,我也與政事堂諸公商議過數次,但遲遲不能達到一致啊。”長孫無忌也有些無奈,這件事情在政事堂上遇到的阻力比想象中還要大的多。
他告訴秦瑯,這個稅法改革,對于官僚地主貴族世家們很不友好,所以現在朝堂上他們要反對。
“支持的有誰,反對者有誰?”秦瑯問。
“封仆射還有王參政、魏參政,另外我阿舅高侍中,以及韋參政等數人都持反對意見,支持者有房令公、杜侍中以及我,你阿爺每次都不表態。”
秦瑯想不到反對的人比支持的人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