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田租改地稅,實際上的收入也大增,原來一年田租不過兩百余萬石,現在這樣一改,實際將有一千七百余萬石的地稅糧收入。
一千七百萬石地稅糧,四百二十五萬匹絹,一百六十萬斤的綿的戶稅。
這個數字是之前租調收入的四五倍不止。
李世民很心動。
朝廷財稅增收幾倍,百姓負擔卻不增反降了。
可封倫等不高興了,這完全是劫富濟貧啊。
就說這戶稅,一等戶四十文,八等戶才二文,九等戶還免征。還有地稅,客戶直接免征了。
一年上千萬石的租全壓到地主們頭上了。
他就算是貴為宰相,百官之首,也一樣失去了不課戶的特權。
“陛下,臣對于庸也還有個提議,朝廷的瑤役對于許多百姓來說,負擔極重,尤其是遠處服役,路上有時就要往返一兩個月,所以臣建議不如納錢代役,攤丁入畝。”
“如何個攤丁入畝法?”
“一丁每年要服二十天瑤役,閏年加二日,是為正役,若國家不需要其服役,或服役未滿,則每天交絹三尺代役,這叫庸。我們現在可以直接按全國的丁額,然后乘以每人六丈絹的庸,得出總數,再攤入全國的田畝中,最后按畝征收,以后朝廷做役,直接拔錢,就地附近出錢雇人為役,免百姓往來奔波辛苦,也能提高朝廷工程的速度效率。”
打個比方,預計括戶完將有五百萬戶,丁口起碼五百萬,那么五百萬丁額乘六丈絹,就是三千萬丈絹,四丈絹為一匹,實際上就是七百五十萬匹絹,攤入全國八億五千畝地中,每一百畝攤到庸絹三丈五,一畝只有三分五絹。
朝廷一年直接攤丁入畝征收七百五十萬匹絹,然后以后需要征發百姓做役,就直接拔錢糧附近雇傭做役,不再需要騷擾百姓了。
見秦瑯還來了個攤丁入畝,折絹代役,實際上就是把過去的勞役轉嫁到了地主們頭上了。
“這是搶劫,赤果果的搶劫!”封德彝高聲反對。
王珪等也奮起反對。
“反對!”
“堅決反對!”
“如此劫富濟貧,難道是要朝廷當強盜嗎?”
誰都看出來秦瑯的打算,租改為地稅,調改為戶稅,現在庸又要攤丁入畝,這就是一條龍的在打劫地主們了,而大唐最大的地主是誰?當然是貴族官僚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