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會。
同平章事秦瓊難得參朝,卻在會上奏請外出。
“近聞朔方梁師都又蠢蠢欲動,靈武邊境不得安寧,鹽州刺史率兵巡邊時被伏擊重傷,臣請外出代任鹽州刺史。”
秦瓊態度堅決。
李世民沒料到這個,本來這種事情秦瓊應當直接奏呈皇帝,或是在政事堂或廷議時提出,現在直接在朝會上提出,讓他有幾分措手不及。
皇帝不愿意讓他離京,因為秦瓊是他最信任的大將,勇猛又忠厚,由他在京任兵部尚書,李世民放心。
可秦瓊卻還是態度堅決。
兒子出人意料的白麻宣相后,父子同拜相這種局面的出現,并沒有讓秦瓊得意自豪,反而讓他總是坐立不安。
他始終認為,他不過是區區一武將,能當十二衛大將軍都已經到底了,實沒才能擔任宰相,兒子更沒這資格,現在這般局面,實在是高處不勝寒。
鹽州刺史遇襲受傷,只是個小插曲,梁師都現在也沒有能力對大唐發動什么大規模的入侵,因為渭橋之盟后,大唐跟突厥頡利現在的關系還算勉強,雙方都沒有開打的意愿。
所以梁師都這條突厥人的狗,就算亂叫也鬧不出什么事來。
那位刺史只能算是倒霉,是個意外,他其實之前是梁師都的大將,后來投誠倒戈歸附大唐,所以大唐便直接授他為鹽州刺史,依然是帶著自己的兵,管著自己原先的地盤,只是反過來對付曾經的主人而已。
這次他受傷,肯定也是梁師都針對性的報復,說是私人恩怨也不為過,反正鹽州也沒丟。
這種情況,正常是朝廷另調一位將軍過去就是了,這還是好事,能夠把鹽州進一步的掌握在朝廷手中。
大唐能打的將軍多的是,十二衛衙門里大把整天坐著喝茶聊天的,隨便抽簽拉一個出來都夠了。
何煩秦瓊這位現在軍方第一人出馬?
李世民自然也看的出秦瓊這是要回避,不想搞的父子同殿為相的局面出現。
“齊國公,區區梁師都,不過跳梁小丑而已,不必擔心,鹽州刺史傷了,便接回朝中休養,再調一位將軍過去就是。”
秦瓊卻持著玉笏說愿意親自前往,還說既然朝廷打算三年滅梁,那么正需要一位大將統籌經略,全面準備。
反正話說這么多,秦瓊意思就是京城我呆不下去了。
李世民見他態度堅決,沒有回絕余地。
想了想后,最終還是同意了,秦瑯剛拜相,還要用他大展拳腳呢。
皇帝授秦瓊為靈州都督,都督靈鹽豐夏諸州軍事,兼靈州刺史。
因為豐州現在郁射設手里,夏州在梁師都手里,所以實際上也就是都督靈鹽二州了。不過秦瓊畢竟是宰相出鎮,所以李世民不但沒有免去秦瓊平章事頭銜,還給他加了個關內道經略使銜。
宰相出鎮為使,是為使相。
兵部尚書之職免去,李世民思考來思考去,最后決定授右衛大將軍侯君集為兵部尚書。
這個兵部尚書一職,他還是始終交給最放心的潛邸舊部手里掌握。
朝會之后,皇帝又召集宰相重臣們召開兩儀殿廷議。
秦瓊沒來參加。